中国在加入WTO后新的开放格局下,对政府强力干预产业组合和企业发展的做法势必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经济学家们认为,对市场经济无非有三种态度:一是驾驭市场,即政府以为自己可以俯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通过所谓。强政府。和产业政策来超越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二是增强市场,即政府以为市场是某种外在变量,可以通过关系型融资等奇思妙想来使得市场机制更加锐利;三是紧随市场,即政府承认自己经济干预的能力有限,只是遵从市场信号尽量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迄今为止,试图驾驭和增强市场的国家无一例外地已在承受市场的严厉惩罚。
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从来不乏不适当的行政干预的例子。过去流行的说法称之为“交学费”。在中国选择市场经济道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刚刚开始发挥作用之时,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们便迫不及待地希望行政干预尽快退出历史舞台。仿佛退后得越彻底越好,但情感因素不能替代经济规律的运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行政干预无所不包、无所不为的现象早已风光不再。以往必须通过红头文件才能达成的并购交易,现在只要双方谈好了可以接受的价钱,成交的获准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作用将从此销声匿迹。政府的行政干预职能是永不可能销声匿迹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国有企业仍然是企业并购的主体,企业并购仍然存在买方垄断的特点。因此,在21世纪初期并购市场的发育并不充分的条件下,企业并购还必须借助行政干预的力量,当然是科学的适当的干预力量。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将日趋减少,市场手段的作用将日益增大,恰当的行政干预和市场手段的良好发挥将是未来时期企业并购重组健康运作的保证。
(四)、跨国并购将是并购浪潮中的生力军
2004年,中国最大的PC厂商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上汽集团投资逾10亿英镑收购英国MG罗孚集团70%股权,使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企业日益受到各方瞩目。跨国并购有越演越烈之势,预计在2005年后的未来数年中,中国将成为世界并购国中的重要国家。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国企业资本实力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到来的两个主要的动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全球并购大潮,外国资本进人中国并购市场,则是中国跨国并购浪潮的两个主要的表现。
早在中国政府参与加入WTO谈判的开始阶段,中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就在惊呼外国资本“狼外婆”的到来。就在中国并购悄然融入国际并购大潮之时,外国资本抢滩中国的步伐也已大大加快。专家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参与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将逐渐代替合资经营。中国的企业面临着深刻的变化,生死攸关:一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到了质的飞越阶段,不进则退,非跨越不可;二是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和中国企业的蓄势待发状态;三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庞大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并购能力冲入中国,迫使你必须寻找你的合作者。因此,我们要主动寻找和全球合作的机会,这不单单是赢利的问题,还是生存和让自己融入全球化的问题。“好花堪折只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此时,中国企业应当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并购,在国际市场抢摊登陆,以便确立以后自己在世界经济诸强当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当今世界,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并购不仅是历史的大趋势,也是中国经济的新问题。并购能够实现企业的迅速扩张,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在企业并购中必须克服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做大”的非经济倾向。企业在并购热潮中必须保持冷静,不要只图眼前利益,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及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加强科学管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并购水平,并借鉴国际企业并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使我国企业并购作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优化的重要手段,逐步向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杰.中国:直面第三次购并浪潮的到来[J].经济与管理究,2003(3):49-51.
[2] 魏成龙,王华生,李仁君.企业规模理论——企业购并与企业集团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 汪异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资产重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 郑海航,李海舰,吴冬梅.中国企业兼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 盛洪.最新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 许正中.企业重组与股份制改造[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7] 谭新鹏.民企重组国企,最怕政策打架[N].中国青年报,2003-10-13(2).
[8] 吴国萍,周世中.企业并购与并购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9] 施蒂格勒GJ.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龚维敬.跨国公司并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1]周 林.企业并购与金融整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2]朱国泓.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纵横,1998(7):27-2
中国企业并购的探讨(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