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能的解释
首先,我们听取了部门主管对此合作的看法。她谈到这种合作的一个最大的弊端是:大学生在此上游泳课,将会降低游泳馆在高收入人群心目中的档次。虽然在上课时段来消费的会员很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由于更衣室和洗浴设备相对规模较小,会员就会对同时出现几十名学生的情况很不满。由于这些会员主要是周边小区的居民,这种信息很快就会散布,可能带来的一种结果就是长期会员有可能流失到附近其他的运动场馆,而这对场馆的损失将非常大。
由此,我们猜测,在我们的定价方式的分析当中,可能忽略了或是低估了以下几个因素。导致这种经营模式实践起来会有相当大的障碍。
场馆本身的定位问题。
这种会员制运动场馆的定位本身就不是针对大学生的,而主要针对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它的设备和服务质量均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场馆本身对品牌有一定的要求。
收益结构。
这种俱乐部式的运动场馆的收益主要来自于有较高收入的、消费稳定的长期会员,而大学生即便能给他们带来更多收益,也只是占其总收益的很小一部分。可以计算:现我校共有187名学生上游泳课,每人一月4次课需支付30元,全体总共支付5610元;但各人年卡的价格为2080元,平均每月约173元/人,33个会员每月就能带来5709元收入。而俱乐部现有会员几百人。所以,学生的消费额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意味着场馆经营者一定会以其会员的利益为重,对学生这个群体是否参与消费并不是很敏感。
连带外部负效应。
由于长期会员收入较高,普遍比较在乎身份地位,所以会产生一定的虚荣效应。那么大学生的出现将会给其会员带来一些隐性的损失,即降低了其身份地位;另外,他们也很在乎高质量的消费环境和服务,拥挤现象将会给其造成极大的福利损失,即便遇到的概率很小,但得到“有可能出现拥挤”这种信息就很可能降低其满足程度。这样,大学生的参与将使经营者面临可能失去部分稳定会员的风险,那么这种灵活经营的方式就很可能得不偿失。
(六)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由灵活的定价方式带来的利润空间对于场馆经营者来说并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其对由此产生的风险却非常敏感。所以,风险规避型的管理者将会更加重视高收入、消费稳定的会员心理上的感受,以确保有稳定的收益来源。
最终我们不得不承认:校外的运动场馆出于对风险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并不会非常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价格策略吸引大学生,因此也就不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缺乏运动平台的问题。
五、一种新型运作模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运动场馆及各类运动设施的需求都是很大的,但供给却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一方面,校内的供给由于校园规模较小,运营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不到位又兼有对外营业而无法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体育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体育场馆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创立自己的品牌效应,减少风险,都把目标消费群定位在中高收入阶层,普遍定价较高,大学生难以接受。看来,改善大学生的运动环境还需要另辟蹊径。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合作经营模式,对许多大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实例
1、概况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馆内,有一家“今日健身会所”。这个健身会所的经营模式是由**体育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订租赁合同,周一至周五晚租用校方体育馆一楼舞蹈厅为健身场地(白天为学校体育课用地),校方只负责提供场地,照明和供暖等设施,其余方面全由健身会所自行安排经营。这个会所签订合约获得运动场地晚间的使用权后,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行经营,不再与校方发生经济往来,校方也不再参与该会所的经营管理。会所由公司负责设计训练项目,聘请专业老师,制定价格标准,招收会员。经我们调查,这个健身会所开设的项目有: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大学生运动资源短缺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