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策略分析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但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特别是企业的“软实力”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要涌现更多可持续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形象塑造多、产品包装多,而对企业发展理念、核心价值观重视不够,相对一部分企业热衷于“大一统”的模仿、抄袭,普遍缺乏企业文化的传承性和个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更多的企业培育个性化的优秀企业文化,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竞争“软实力”。
独特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慢慢培育。只有来源于企业实际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准确地体现企业的工作准则、价值趋向、精神理念,而这样的文化能更直接地转化为为现实生产力,成为企业强劲有力的推动力。
一、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内涵
从企业的层而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二个层次:文体活动、企业道德、企业精神,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而上来看,企业文化就是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感染性,能够将新进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化”人的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共性,即出发点均是为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首先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文化传统、发展目标、经营管理力一式,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彼此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性,更是企业发展到高层次境界的成熟表现,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尽管有个性的未必都是优秀的,但优秀的必定是有个性的。纵观肯德基、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其最大特点就是个性鲜明,不可能被原汁原味地复制和模仿。因而,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牢牢扎根并不断延续、发展。
二、企业需要具有个性化文化
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策略分析(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