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单位360度绩效考核方法的有效应用
【摘要】: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绩效考核,但相对企业实施晚。本文例举某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是借鉴企业,结合自身特点的应用方法的探索。文章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理论和应用进行分析,梳理符合科研单位发展特点、适用和适合的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提出绩效考核方法应掌握的侧重点、注重的环节和考虑的对策,为有效应用提供方法的借鉴。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360度绩效考核方法 有效应用
【正文】:
一、绩效考核概论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概念
1.事业单位与科研事业单位的含义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不同。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拔款。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科研事业单位是指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组织机构,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担负着科技开发、知识创新的重要使命,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导力量。
科研事业单位有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包括基础型科研院所、公益型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等;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包括基础理论研究院所、人文历史研究院所等;综合性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科技事业单位等主要类别。
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又称绩效评估或评价,是组织人事部门依据管理权限,按照一定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定期或非定期地对其所属公职人员在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表现、行为能力、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公职人员奖惩、职务变动、工资增减、培训、辞退等管理活动的客观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将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关键事件法和360度考核等先进的企业绩效考核理论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
(二)事业单位常见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方法
1.事业单位常见的绩效考核内容
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内容经常采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来进行考核。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考核,“德”的考核主要指职工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方面的内容;“能”的考核主要指职工的动手能力、认知思维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勤”的考核主要包括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出勤率以及敬业和实干精神;“绩”的考核包括职工完成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廉”的考核是遵守廉政各项规定、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监督情况。“德”、“能”、“勤”、“廉”体现职工的行为特点,一般主要采用定性考核的方法;“绩”主要体现员工的工作成果、职工对组织目标的贡献,一般采用定量考核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绩效考核以定量的工作业绩为主,以定性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考核为辅。
2.事业单位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民意测验法:是把考核的内容分为若干项,配以比分,如政治态度(10分)、思想品德(10分)、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10分)、业务素质和能力(20分)、完成本职工作绩效(40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10分),每项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并设置考核系数,如优秀(1.00)、良好(0.85)、一般(0.70)、较差(0.55),制成考核表,并将考核表发至相当范围。考核前,可先请被考核者进行述职,做出自我评议。然后,由参加评议的人填写考核表,最后算出被考核者的平均分值,确定他们的考核档次。这种考核方法的评议人范围一般是被考核者的同事和直属下级,以及与其发生工作联系的其他人员。此方法的优点是群众性和民主性较好,缺点主要是受评议人素质的局限,可能会在掌握考核标准上带有偏差或非科学因素。 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内容与方法(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