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4 宜昌城市社区福利服务的现状
从社区福利服务方面可以看出,当阳市和宜都市目前的社区福利服务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居民需求。幼儿看护、老人看护、病人看护、拥军优属服务和残疾人服务这五个选项选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仅为:25.2%, 29.1%, 12.6%, 22.3%和20.4%,这一比例结果说明在目前的社区福利服务中,社区福利服务的提供和居民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实际促进其发展。经过显著性检验,宜都和当阳在社区福利服务中这5个选项的显著性水平sig分别为0.056,0.078,0.130,0.760和0.880,这五个sig值都大于0.05,由此得出宜都和当阳的社区福利服务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事实上,在现代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福利服务发展水平,一方面直接影响着社区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直接关系居民切身利益。无论是对于社区、城市发展来说,还是对于居民个人生活来说,社区福利服务发展意义突出。所以,在现代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必须从社区福利服务发展实际出发,调查分析其现状,另一方面对社区内居民的社区福利服务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其相关社区福利服务需求,包括软件服务和硬件服务,重点加强社区福利服务的硬件设施建设、服务网络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从而促进社区福利服务水平的提高,满足居民需求。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将社区居民的社区福利服务需求统计如下表2-5:
表2-5 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福利服务的需求情况
从上表2-5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居民对于社区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但是对于社区福利服务的需求并不高,其原因就在于社区福利服务的需求者大多是弱势群体,比如鳏寡孤独者,但是一般性的社区中(除了一些专门性的老年社区),这类人群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因此被调查者对于这类特殊性的福利服务需求也就不高。不过,虽然说,在被调查的宜昌市社区中,居民对于社区服务服务需求并不高,但是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单位,社区为其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务 保障其生活是社区的基本职责。为此,社区福利服务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政府需要制定优惠的社区福利服务政策,为社区福利服务发展提供一个大环境,政府要积极鼓励社区发展福利服务;二是社区自身要进一步开拓社区福利服务发展的渠道,在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下,自身积极的开拓融资渠道,比如社区可以向企业寻求帮助,向第三方组织需求支持;三是创新社区福利服务发展模式,建立多方合作模式。从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实际来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老龄人群对于社区福利服务的需要将会越来越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创新社区福利服务模式,加强发展,促进社区福利发展,满足居民的福利服务需求。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宜都市和当阳市的社区福利服务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之所以造成两个城市社区福利服务发展不足的原因在于:一是政府在社区福利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位问题,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二是现有社区居住的人群多是以中青年为主,老年人比较少,那么社区本身对于社区福利服务的需求也就并不是太高。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福利服务需求将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宜昌市的社区服务发展存在着不足,其社区服务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尤其是在幼儿看护、老人服务等社区福利服务方面,发展问题较为突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区自身认识不足、社会不重视等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2.2.2宜昌市城市社区服务满意度分析
被访问者包括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居住时间的居民,被访问者随机性较强,被访问者范围较广,所以,能够保证调查所需的科学性。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当社区居民被问及“您对宜昌市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内容和项目是否满意?”时,调查结果(如表 2-6),答案为“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占到了 74%。
表2-6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
项目 出现频率 所占比重
非常满意 20 8%
满意 44 18%
比较满意 112 46%
不满意 68 28%
合计 244 100%
通过这个数字,可以大致推断出,宜昌市社区居民对宜昌市的社区服务满意度还不是太高,宜昌市社区服务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如图2-2.
图2-2 社区服务内容满意度
2.2.3宜昌市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宜昌市的社区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社区服务理念与政策不到位。在实际的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一些社区对于社区服务认识不到位,相关的政府政策引导也不是很明确,造成社区服务的本质一直不能被准确把握,一般人都认为,社区服务的发展本应该就是当地政府的职责。宜昌市各区、各县,对于要发展、要促进的社区服务,其目的到是什么把握不清,有人认为社区服务是政府的职能,有人认为社区服务是针对弱势群体展开的等。针对于这种实际情况,宜昌市把社区服务的功能进行了多样定位,也就是说,社区服务应该定位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内,定位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内。那么,社区服务到底是属于什么体系,到底是什么性质,在认识上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这种认识上的混乱,是社区服务快速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也让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的工作人员无所适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务院已经把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列入了国家规划发展序列之中。然而,对于社区服务应该如何发展?社区服务的硬件设施比如网点、用地,社区服务的软件,比如人员素质等,应该如何建设,现实中既缺乏长远规划,也缺乏具体的制度依据,这无形中不利于社区服务发展。现实中,一些提供社区服务的机构,往往连固定的办公场地都没有,社区服务活动往往是见缝插针,居无定所。由于整体规划布局的缺失,大多数地区的服务设施布局极不合理。除些以外,由于部分社区、街道办,僵化地、偏面地追求封闭式地自我服务模式,最终导致相同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原本就不宽裕的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事实上,社区服务是一个微利的行业,它带有福利性质和半福利性质,如果在社区服务提供过程中,政府的税务、工商等部门不给予一定的优惠,那么基本是一种只投入无报酬的行业,想要完善、发展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也是阻碍宜昌市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虽然通过调研,宜昌市政府对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了扶持的政策力度,但是由于监管不利,权责不清,其效果很难显现。
二是社区管理组织不完善。当前现有的社区中,对于社区服务进行管理的组织并不统一,从政府县区级到街道再到社区,并没有规定的部门来管理社区服务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个小小的居委会就要将所有的社区服务事业承担下来,而与现时期社会形势的发展相比明显滞后了,更何况居委会本身存在着许多缺陷:首先是居委会本身功能单一,且事务较多;其次是居委会的职能范围比较小,很多事超出权限;再者是居委会仅仅是政府的业务管理人员组成,缺乏无业人员、警务人员等;最后是划界混乱,责任管辖区不清,管理难度大。社区服务要真正的顺利发展,其将涉及多个市政部门,比如建设、规划、卫生、市容等等,是一个在宏观层面上,极其复杂的系统工作。面对这样一个复杂体系的平衡协调发展,单靠民政系统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如果那样,就会因为各个部门的本位主义思想,而出现协而不调的不利局面。基层街道办也会因为这种体制弊端,在进行具体管理职能过程中,出现进退两难的情况。在改变旧有体制管理思想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职责,是作为基层政府代表的街道办应做的事情。在政府财政投资不足的情况下,社区服务的发展只能选择产业化模式,产业化社区服务发展可以为社区服务发展提供资金。但是又出现了新问题,通过有政府身份的街道办,搞社区服务产业化,这完全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于体制,于身份都不相符。同时,社会非营利组织缺乏。社会中间组织也叫做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它是一种中介组织,主要从事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而且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它们专做那些政府与私营企业,没有能力做,或者不肯去做的事情。然而,在目前宜昌市社区存在的社区服务组织,要不隶属于政府,要不就是追求经济目的的私营企业,基本找不到社会中间组织的踪影。现存的社区服务机构,基本上没有法人身份,其身份多是政府事业单位,它们使用的场地、设施,主要由政府提供,而且机构的领导多是承包经营者,机构的其它工作人员,主要由机构领导自主招聘,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会作为机构的运营费用,计入机构的运营成本。组成社区服务机构运营资金的途径多种多样,一部分资金来自税费减免,一部分资金来自机构提供服务的报酬。因此,社区服务组织基本上是由街道办和居委会包办的,但它已远不能适应社区发展的要求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因为缺乏专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专门知识,在其经营下,社区服务难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往往是好心办坏事。所以,社区服务急切呼唤各类非营利组织、社会中间团体以及中介组织的出现,现代社区服务事业只有依靠它们才有发展前途,社区服务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宜昌市城市社区服务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