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班风
【摘要】班风,及班级风貌,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表现出的稳定的集体作风。积极、健康的班风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间接影响着良好的校风,影响着全校学生的素质和教学质量。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校、爱集体教育,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在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狠抓学习质量,以学风促班风;合理选拔班干部,形成班风建设的骨干力量;激励尖子生,关爱后进生;抓好教师的作风,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威信。
【关键词】班风 教学质量 培养
班风,及班级风貌,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表现出的稳定的集体作风。他反映了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学习理念、行为习惯等诸多综合状况。一个团结、奋进、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不但能使教学及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而且能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使班级具有亲切、和谐和互助的关系,勤奋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更加激发每个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促使其健康成长。因此,形成良好的班风成为当前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关于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下几点看法:
一、 注重细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良好班风的形成与班主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学生行为习惯规范,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努力地学习,可以培养良好的班级学风,以学风促班风,最终形成一个优良的班风。
1、点滴小事做起,规范行为习惯
从要求学生的站姿坐姿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遵循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规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2、主题班会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渠道有很多,其中,利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好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一向注重开展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多开展竞争教育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最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撞击后的相容。
很多学生家长反应,他们的孩子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还不能够自理,吃饭穿衣全要家长大力,不懂得利用时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班上开展“争当小主人”“我爱学习”等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意识。然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早熟的现象比较严重,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青春期的朦胧阶段,他们分不清楚何为好坏,这时,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二、 狠抓学习质量,以学风促班风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学习是他们当前人生中的重要任务。而且,一个班级的学习质量良好,直接影响到该班级同学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该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以下看法:
如何培养良好班风(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