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930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研究
[摘 要]纵观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实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某些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样硬式的学习模式也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中小学音乐教育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但音乐课的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中肯定有所不同,那么如何即完成了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的积极性就成了当今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问题,情感,德育,色彩,积极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1:现在的学生对板条式教育不喜欢2:现在的学生比较活跃,喜欢多样化、生动活泼类授课类型3:培养兴趣也是提高学习课程积极性的关键。4:互动性很重要。所以就此题做出了如下的研究以及解决方案。 一、明确音乐教育中的教学目的
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它是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实现培育的人才,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而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精通音律的,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那么在平日教学中其教育目的也就是完善高尚的道德人格。那么在音乐课的教授中,音乐的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同时也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技巧、培养乐感、确立观念、增强美感的同时,艺术性地接受知识来完成或达到塑造美好的人格品德和高尚的思想精神。这样也会使学生在音乐课教育的天地中,真正感受到对人生理想和希望的渴求。 二、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情感 音乐课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教育更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灵活性。所以学生在教育中不但要获取知识,掌握技巧,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同时他们的思想感情也由此能得以建立和升华。音乐给予的情感,作品赋予的思想,教学中创设的氛围,都是一堂完美音乐课的必要元素。所以,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础,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能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的“情”是关键。所以,我们在音乐课的教育中把握思想情感,能动地结合教学艺术,让学生了解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它的艺术更能动人心弦。这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情感就生出思想,叙之于声音的艺术之中。
三、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从而达到师生的互动性以及活跃的课堂氛围。如:杭州市学军小学任一波老师在教学《秋天多么美》(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七册)一课时,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四、懂得音乐教育就是美育教学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育的,它不但具有美育的全部共同特点,而且有它自身的特色。在教育过程中,懂得让学生感受对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