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96
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普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产出与投入比率低,“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教学方式单调,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本文论述了自主学习的意义、特点,并从认知的角度认知型活动和非认知型活动,两方面提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自主学习 认知型活动 非认知型活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质上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教育实力的竞争。面向2 1 世纪的人才应具有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自主学习从它提出之日起便成了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专家均对它进行了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总结的研究。
一、自主学习的特点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各国研究者均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自主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西方学者在综合各派的观点基础上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呈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较全面、较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对自主学习的实质作了深入说明。[ Zimmerman,B.J.,& Martinez-Pons,M.(1986).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assessing student us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3,614-628.]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对学习的各方面或者学习的整个过程主动做出调节和控制,它具有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6).]
从已有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尝试着归纳出自主学习的如下特点,作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1.自主学习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过程为监控对象。
从最初的学习目标设置,学习策略的选择到学习过程中调节、控制和补救,再到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反省,都将由学习主体自主的选择和决定。而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包括:制定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具体环节。因而在实际的培养活动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监控策略及能力的训练。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