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39503 行政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提出及原因分析
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本质特征
三、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问题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法途径
内 容 摘 要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与政府活动的方向。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本文从转变政府职能的提出及原因分析、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本质特征、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法途径等四方面入手,更加科学地阐述行政职能的“转变”应向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准确、清晰地表达了“转变政府职能”中的“转变”的涵义。
行政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我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一项永恒主题,又随着历史进程的前进和形势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人民主权为本质,以人民民主为基础,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的政府。是否让人民满意,能否做到让人民满意,是检验我们政府好与不好、是不是人民政府的重要标准。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提出及原因分析
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开”;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按着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1997年党的十五大丰富了转变职能的内容,提出“要按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力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从以上对政府职能的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从一个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过程,从集权型政府向分权型政府转变,从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向政府、企业、社会各自具有自己的合理边界转变,从政府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来看,从过去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到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转变,从政府的施政目的和方向来看,从以往的管理取向向服务取向转变。其原因有三:
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任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较为严重,旧体制下最困难的问题被积淀下来,转型时期的特殊问题也已凸现。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与行业垄断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规范发展。服务型政府,正是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使政府管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宗旨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经济更加发展,而且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个蓝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必然不断增强。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人民政府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群众愿望、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改革攻坚、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的必然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适应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乃是政府的根本职能和本质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公众不仅对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要求越来越多,而且对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政府在市场监管、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弱势群体保护、环境保护、调节收入差距等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却不足,使公众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因此,政府就必须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本质特征
行政职能转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