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62013 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问题的研究摘 要幼儿间的同伴交往[ 李艳菊,姜勇.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科学教育),2008(7):70]是指幼儿在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幼儿的很多行为问题也多是..
XCLW62013 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问题的研究 摘 要 幼儿间的同伴交往[ 李艳菊,姜勇.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科学教育),2008(7):70]是指幼儿在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幼儿的很多行为问题也多是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其行为问题主要表现有: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突出,行为缺乏控制造成脾气暴躁易怒等行为,急于模仿造的攻击性行为等。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等;有来自于家庭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也有来自于教师的态度、教育方式及为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等。幼儿间的同伴交往行为影响着其交往能力以及同伴关系的发展,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不仅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迅速时期,也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易于塑造,不良行为易于矫正,需要家庭和教师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同伴交往价值;同伴交往行为问题;影响因素;解决策略 目 录 摘要 I 引言 1 一、幼儿同伴交往的价值 2 (一)有利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人格的发展 2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 2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交往能力分发展 2 二、小班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 3 (一)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骄纵行为的出现 3 (二)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造成的行为缺乏控制 3 (三)幼儿易受外界事物干扰、爱模仿造成的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4 (四)缺乏同伴交往机会造成的同伴矛盾争执 4 三、帮助幼儿建立良好交往行为的对策 5 (一)组织丰富的活动,提供同伴交往机会 5 (二)加强行为规则意识,提高是非判断能力 5 (三)加强教师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创设温馨、宽松的环境 6 (四)加强家园沟通,提高教育实效性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
| |
上一篇:我国0-3岁托育机构的发展现状与未.. | 下一篇:大班幼儿性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小班 幼儿 同伴 交往 行为 问题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