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教师要落实“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幼儿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在开展美工区活动过程中不能从自身的便捷性出发去创设环境或是开展活动,而应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去获得关于美术的审美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勇于创作。教师应该从两方面来提高对美工区活动的支持能力:一是提高对美..
最后,教师要落实“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幼儿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在开展美工区活动过程中不能从自身的便捷性出发去创设环境或是开展活动,而应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去获得关于美术的审美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勇于创作。 教师应该从两方面来提高对美工区活动的支持能力:一是提高对美工区活动规划与设计的能力,二是提高对美工区活动指导与实施的能力: 教师对美工区活动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包括对活动空间及活动材料的规划设计。就活动空间的规划而言,教师需秉承“自然而流畅”及“立体与生活”的原则出发,在考虑幼儿发展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来进行合理设计。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美工区设置在靠近水源、光线良好的地方,并为材料的摆放及作品的展示留出空间。美工区内的空间要尽可能开放宽敞,幼儿活动的场地与材料摆放的场地要留有通道,以便幼儿自行取放。教师在对美工区墙面环境进行创设时,一定要凸显美工区的艺术性,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之中,且环境创设的内容注重以幼儿为主体。 从活动材料的设计来看,美工区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更多地与材料进行互动,因此活动材料对于幼儿而言,是他们探索、表达艺术的中介;对于教师而言,投放的材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通过调整活动材料,教师能够实现对幼儿的隐性指导。华爱华教授曾提出活动区的材料有开放性和和封闭性之分,对材料进行开放式投放,将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而对材料进行封闭式投放,将诱导幼儿个别化的作业活动,材料控制幼儿。美工区作为表现性活动区的一种,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地表达创作,因此,教师在准备材料时,一方面应该优先考虑开放性和低结构化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由探索材料,挖掘出材料的多种操作方式;另一方面应该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及自然性,关照不同儿童个体美术探索的需求,引导幼儿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关于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教师支持之己见(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儿童生活自理情况调查.. | 下一篇:关于幼儿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运用之.. |
点击查看关于 关于 幼儿园 工区 活动 教师 支持 己见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