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在家里,家庭各成员对孩子要求要一致,在幼儿园,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要求也要一致。各方人员密切联系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现在有很多家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是难以养成的。像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小班的小朋..
首选,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在家里,家庭各成员对孩子要求要一致,在幼儿园,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要求也要一致。各方人员密切联系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现在有很多家庭,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爷爷奶奶则放纵,好习惯是难以养成的。像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小班的小朋友,因为爷爷奶奶的宠爱,从小就养成了不吃饭的习惯,每天只是喝很多很多的牛奶,一个月下来要喝一千多块钱的牛奶。现在上幼儿园了,在老师和父母的引导下,能吃白米饭了,相信在之后的教育和引导,应该会慢慢养成好习惯,可是周末回家和爷爷奶奶住之后,老师要是给他碗里打菜,就会一直哭,一直哭,不吃饭,就连只有点菜汤也不行,这样要求的不一致性,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增加了很大难度。 其次,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最后,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幼儿时期,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这个时候的幼儿也不能正确的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正确,看到什么自己觉得有趣的就进行模仿,所以家长、老师要在幼儿面前起到积极的作用,正面、良好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除了大人的表率作用之外,故事、儿歌、歌曲、影视等作品的艺术形象很强烈的榜样力量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这些榜样对幼儿也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 |
| |
上一篇:关于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实践的反思 | 下一篇: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心得体会 |
点击查看关于 关于 幼儿 良好 行为 习惯 培养 方法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