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进山村幼儿园的几点看法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短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也是事物的薄弱环节。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要看城市的摩天大楼和车水马龙,还要从社会中下层的实际生活状况来判定,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
关于走进山村幼儿园的几点看法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短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也是事物的薄弱环节。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要看城市的摩天大楼和车水马龙,还要从社会中下层的实际生活状况来判定,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不只是看发达地区教育的蓬勃与辉煌,更要关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因为学前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而贫困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则是“最短板”。以下是我对走进山村幼儿园的几点体会建议: 一、对症下药: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教事喻德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晓事且明德。山村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幼儿教育基本理念和专业素养,实施正确的幼儿教育,还应能适应山村特定的工作环境,实施适用山村儿童的教育。志愿者教师虽然岗前和在岗都有培训,以往的培训由城市的专家或专业教师安排课程内容,远离山村的专家和专业教师对山村幼儿园和志愿者教师的实际情况都缺乏一定的了解,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的解决志愿者教师的实际问题,且培训中多以专家或专业教师讲授,志愿者观察、记录为主,间或一些其他方法,志愿者参与互动不够,交流表达的机会不够,以至于一些志愿者培训过程中失去兴趣,回到工作岗位上后仍然一片茫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志愿者教师开展了5天的岗前培训,包括《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语言表达、电子琴基本弹奏,幼儿基本舞蹈,手工制作,简笔画等方面的内容。向老师说:“我们培训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达到哪些要求,要开展什么活动,但问题是我们各个年龄层的孩子都有,我又不能几岁的和几岁的分开开展活动,所以我学了也没用啊。我们培训也学了电子琴、跳舞、画画、手工这些,电子琴学完后我是会弹了,但舞蹈我暑假学了等开学就忘了,要用的时候还是我自己在网上下载跟着学的,手工我学了回来教孩子们,怎么教也不会。”老师在工作中最大的两个困惑是“禁止‘小学化’后,到底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怎么样教”和“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此,志愿者培训应“对症下药”,根据志愿者实际问题,针对山村幼儿具体情况开展专项培训,将培训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志愿者教师知道“是什么”,也要让志愿者教师知道“怎样做”,也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 关于走进山村幼儿园的几点看法(一)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 下一篇: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关于 走进 山村 幼儿园 看法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