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现代国际社会对现代幼儿教育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方式和手段的运用、评价标准的制定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
树立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现代国际社会对现代幼儿教育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方式和手段的运用、评价标准的制定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社会里,不仅仅需要与众不同的智力水平、一技之长,更需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七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幼儿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价值,相信每一个幼儿有发展自我的潜能,而不能仅以动手能力、智力水平衡量评价幼儿。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必将形成人人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二、教育目标:将从单纯注重幼儿智力转向注重培养幼儿智力与培育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并重 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是国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与要求。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国际教育会议,会上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学会关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并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关心”和“四个学会”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世界各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加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及今后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注重幼儿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品质培养的重要根据。 在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有关教育目标部分,对教育者的要求中多处提出“让幼儿……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等。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幼儿教师的专业规范的体会 | 下一篇:论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2) |
点击查看关于 家园 合作 幼儿 教育发展 必然 趋势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