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家访,对家长进行调查摸底,结果分析1、为找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切入口,了解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我们向家长进行摸底。对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法进行调查分析。2、根据对小班20名幼儿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在家与入园的两方面特点:(1)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较为普遍。家长虽有..
(一)通过家访,对家长进行调查摸底,结果分析 1、为找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切入口,了解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我们向家长进行摸底。对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方法进行调查分析。 2、根据对小班20名幼儿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在家与入园的两方面特点: (1)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较为普遍。 家长虽有教育意识,但不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各种操作能力差。有80%的家长反映,他们平时也经常教育孩子要讲卫生爱清洁,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懂礼貌等。但管说不管用,一点效果也没有。虽然嘴上说了一遍又一遍,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一是嫌孩子动作慢;二怕孩子身心累;三忧孩子做不好,结果就是一切包办代替。孩子没有了锻炼的机会,效果当然如石沉大海,遥无音信。在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幼儿在家里吃饭需要大人喂; 62.5%的孩子玩具玩好后不会自己整理等等。 (2)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不规律,许多习惯并未养成。 有“人人为我”的思想,无“我为人人”的意识。早上入园时有50%的幼儿不能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 52.8%的幼儿不能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物,独断行为较为严重;56.6%的幼儿、家长认为,打架就要打赢为止,一切后果由爸爸妈妈负责。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偏差,没有谦让意识,认为“谦让”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认为“谦让”就是吃亏,并不认为是一种美德。69.7%的幼儿不会主动帮助教师同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其实不止小班的幼儿如此,很多中大班的幼儿也不例外,然而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集中地体现在: ⑴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要注重素质教育,但要从实际行动中做到却很难。对幼儿园,家长们还是要求教师能多教儿歌、歌曲、拼音、写汉字、做算术,以便使自己的孩子能比别人早点“会”。经常会有家长反映:“你们公办的幼儿园不如个体幼儿园,他们的孩子都会写很多字了,而我们的孩子却一个字也不会写。”等。 另外,电视媒体播放的一些影视作品,对幼儿有一定的影响。如幼儿攻击性行为,就会经常受电视剧的影响,模仿“超人”,而在班上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幼儿告状率也随之提高。 ⑵幼儿园因素的影响 幼儿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生源,就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要求,重教轻保现象比较严重。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关于幼教职业道德的德性价值研究 | 下一篇:幼师英语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培养.. |
点击查看关于 家园 合作 共同 培养 幼儿 良好 行为 习惯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