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奖励是每位幼儿都喜欢,向往的动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当表扬的语言成为一种口头禅,当奖励的手段成为教育活动的惯例,当孩子接受奖励如同品尝家常便饭的时候,奖励策略究竟会对孩子造成有效的推动力呢?
【 关键词 】 有效 奖励 策略 表现
许多儿童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鼓励的作用,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成长因素。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讲“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孩子有多么重要。对孩子来讲,称赞和鼓励是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应该从孩子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评价,对于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应适时地给予称赞和鼓励。比起唠叨和指责,称赞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因为称赞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学习的精神,甚至还能影响到孩子对待世界、对待周围的人和物的态度。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有效地称赞和鼓励呢?
一、掌握表扬的艺术
1. 夸具体不夸全部
家长们知道鼓励表扬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只是夸奖了孩子的行为结果。其实这种表扬方式不是我们最推崇的,应该表扬的是孩子行为的具体过程。有个妈妈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你把这个玩具分享给妹妹,你就是个受欢迎的孩子,大家都会非常喜欢你。”当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产生误解,因为他并不知道分享是为了什么。 他可能会这样想,妈妈说把这个玩具给别人玩的话,我就变成受欢迎的孩子了。于是,孩子是为了受别人的表扬而去把玩具给妹妹。 这种结果是大家想要的吗?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作为幼儿的启蒙导师,幼儿教师不仅应知道表扬对幼儿时一种有效的强化剂,还应知道表扬也是有艺术的。首先,表扬要具体,比如,:“欣欣,我喜欢你折的纸鹤”就比:“你做得不错”会让幼儿产生更大的满足感;其次表扬要掌握节奏,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时,教师一旦发生幼儿进步了,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 当幼儿在教师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就减少表扬的次数,并且延长表扬的间隔时间,避免让幼儿刻意追求表扬。“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例如,孩子在这次的考试分数比之前的分数高,让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会考得高一些呢?然后表扬孩子最近学习的具体表现。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好乖”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二、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 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其实最好的奖品有两类,一是学习用品,特别是书籍。二是给孩子们需要的奖励。
我们应该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为他们精心设计能吸引孩子们的小奖励,让他们主动的为这些小奖励而在各项活动中更加努力。例如:小班幼儿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可以用一个动作奖励,竖起拇指给表扬幼儿,给幼儿一个拥抱,适当的奖励一朵小红花;在中班具体形象思维,就可以奖励“VIP”卡。因此,在区角游戏时设立“VIP”卡,教师作为奖励给幼儿,幼儿进区角有优先选择的权利;餐前有优先选故事给老师讲故事等;这使得幼儿更加珍惜、骄傲,也是内驱动的积极奖励。大班幼儿慢慢有了竞争意识,为了更有利于幼小衔接,可以让设立“小班长、小组长”;让全班进行投票,老师在引导全班幼儿要公正公平的思想,给在学习、生活方面表现突出的幼儿投票。中大班慢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可以设立评比栏,每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获得一次神秘礼物,这个形式特别受大班幼儿喜欢。
三、看看外国孩子的奖品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我们还可以学习西方教师这样奖励孩子,有利于孩子建立内在驱动力。
西方国家小学教师的“奖品”并不仅限于奖状或者口头表扬,而是丰富多彩,花样繁多。以下这些“奖品”,或许我们不能完全借用,但仍会有很大的启发。
很明显,奖励不仅仅是获得更多的物质,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西方国家的奖励避免了以物质驱动孩子,更多的是以责任感、荣耀感,集体荣誉,成就感,自主选择,获得更多的自由来驱动孩子,帮助孩子建立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坐老师的座位;照顾1天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和他喜欢的人一起午餐;教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排队时站在最前面;挑选午餐音乐,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磁带或CD;使用彩色粉笔;10、邀请校外嘉宾来班里做客;把班里饲养的小动物带回家一晚;图书管理员做助手;给老师选择一本书,让老师读给大家听;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在游戏中做主持人;休息时第一个挑选活动器材等等。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教育孩子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在教育中如何让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同时我们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从中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孩子在确的教育下健康茁壮成长。总而言之,应该记住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不断的改善自己培养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为了某一天某一夜就达到尽善尽美,而且尽善尽美也是不可能达到的境地。应当在孩子身上不断地注意他一点一滴的改善和进步,当我们看到这些,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我们也会很欣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更增强我们自己的信心,相信能够继续帮助他们做得更好。因此,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奖励,奖励要因人而异,要因事而异,要因时而异。 参考文献1.刘焱.《幼儿教育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孟繁华编著.《透视幼儿心理世界》.海南出版社。3.朱家雄、张亚军主编.《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络《育儿控》2016-06-27。网络《幼儿园新型的奖励孩子方式 幼儿园资源分享幼儿园资源分享幼儿园资源分享幼儿园资源分享幼儿园资源分享》2016-03-28。
如何有效地奖励幼儿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