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一、责任感相关概述
(一)责任感的内涵
责任感,也叫做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应当承担责任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做出的相应行为。人的责任感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社会和他人的客观需求在个体身上引起的主观认知和内心体验。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责任关系的反映。人生活在社会中,对国家、社会、组织、他人甚至是自己都具有责任,构成了各种责任关系。马克思说:“作为一个特定的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你就会有规定、使命、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生成相应的内心体验,做出责任的行为,使他们产生责任感。
(二)培养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应该承担的义务,对群体共同活动、行为规范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的认知、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包括自我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等。个人的责任感是社会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核心品质。责任感一旦产生,将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锻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不仅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需要,也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坚强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格和社会意义。
(三)幼儿责任心的培养目标
幼儿责任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1.让幼儿获得对责任的认识
培养幼儿责任感的前提是让孩子能够对自己应负责任与负责任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因为,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幼儿如果知道什么是责任、为什么人们需要负责任、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的道理,就会使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有所明确,便会提高幼儿自身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例如,一位母亲要求孩子每天上床睡觉前都要将尿盆拿进卧室,结果在几天之后孩子忘记了。那天晚上母亲没有提醒,没有帮助他。孩子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小便不得不跑去厕所。第二天,母亲就拿这件事情来向孩子讲述责任感的问题,让孩子明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而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从那以后,孩子的自觉性就提高了。可见,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作为给幼儿讲道理的案例会帮助幼儿获得对责任感的认知,从而促进幼儿的自觉行动。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对于自己所负的责任的积极态度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不仅能够使孩子获得良好的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这种情感一旦获得,它将深化幼儿对于责任感意义的理解。也可以引导其在积极克服困难负责到底的同时,在幼儿获得责任感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行为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心理素质都将得到加强和发展。
3.培养幼儿负责任的行为习惯
幼儿阶段是个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同时,责任感这种心理品质也需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不断引导,通过成人经常启发、帮助和监督,才能真正形成。幼儿在特定的行为中可以不断地验证他对责任的认识,克服心理缺陷,如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坚持时间短、需要不能延迟满足等,看到负责任后的结果和不负责任的坏的结果的比较,最后形成稳定的责任感。
二、幼儿缺乏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需求的负面影响
社会需要决定其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教育的目标、内容、评价方法的选择依据是基于价值取向决定的。重视学历、忽视能力的社会现实,一直在左右父母和教育机构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者的目光更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关注考试的分数和文档率。由于家庭、社会、行政部门的评价标准的压力,导致许多教育者选择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而忽视了对责任感等重要的个人道德品质情感的培养。
(二)老师和家长不恰当的教育
研究表明,家庭教养和孩子的责任感具有紧密的联系。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是幼儿缺乏责任感的主要因素。父母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的水平越高,则幼儿的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就会变得越低,父母民主水平较高,孩子的责任感就会达到更高层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表明,幼儿的道德情感很肤浅、易变,通常以成人的评价为起因,孩子的责任心主要来自他们所接触的成年人。幼儿缺乏责任感,父母和幼儿园教师是主要负责的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成人无原则的溺爱和庇护使孩子失去了负责任的机会,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能力一切都由家长代替,由父母安排,而不是由孩子自己承担,让孩子放任自己的过失,而父母承担孩子本应自己承担的后果。过度的溺爱使孩子不知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必须学会照顾自己,这种照顾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三、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方法
(一)从身边做起,让孩子明确责任感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需要先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责任感。从新华词典中可以知道,责任感又叫责任心,是指自觉的将份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将其加以细分,责任感分为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等。幼儿因为年龄和经验等各种原因,理解能力不强,太复杂的解释,幼儿不仅难于接受,更谈不上消化和吸收,所以老师可以用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启发孩子们,通过具体的比喻和亲身的体会,加强孩子们对责任感的认知。例如:老师教好学生是他们的责任,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能是他们的责任感的表现;门卫老人开关门是他的责任,在特定的时间开关门是他的责任感的体现;厨房的叔叔阿姨做饭是他们的责任,做清洁卫生的食物是他们的责任感的表现;农民种植是他们的责任,精耕细作是他们的责任感体现。
(二)家庭、幼儿园共同教育,落实幼儿责任感
1.增强的父母与幼儿相互之间的沟通,强化责任意识
让所有的父母都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是的家庭教育主要角色;让所有的幼儿都只知道作为一个好孩子,没有责任是不行的。在家庭这个小集体中父母和孩子都是一样的成员,都有各自的分工和责任。这样,才能够对责任感的培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不会对家长的教育或训练的责任行为,片面和主观扭曲的理解和评价。努力让所有的父母感觉对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家务的锻炼,是培养幼儿家庭责任感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让所有的幼儿都意识到在家里做家务,为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每个幼儿的责任和义务。让父母建立幼儿肯为家庭的力量是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开始的思想;使幼儿明白自己能够为家庭尽自己的责任,为父母分担家务是好孩子的表现,以此产生一种劳动荣誉感。父母、孩子之间产生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即为家庭出力而骄傲,坐享其成与衣来顺受是可耻的行为。因此,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得到大多数家庭的支持。下边举一个具体的案例:
2.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幼儿园是儿童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幼儿,在幼儿园发展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和温习。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幼儿对责任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幼儿园的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儿童的家庭责任感。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和家庭责任相关的活动或比赛,如:厨房竞赛、我是个粉刷匠、我来管篮子、我来做清洁、我是家里的小大人等等。通过不同的形式,让所有的幼儿都可以参与,可以体会劳动的艰辛,同时也可以从劳动力得到快乐,让更多的孩子参加劳动,爱劳动。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锻炼,提高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精选1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