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核心,这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等不良的行为,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借助游戏这一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使身心健康发展,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游戏合作环境规则
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处的人,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核心,这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等不良的行为,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借助游戏这一幼儿活动的主要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合作,使身心健康发展,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幼儿期正是人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期。
积极创设交往环境,激发幼儿合作意识
幼儿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而现在的幼儿大都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随着独生子女和单元化住宅的增多,孩子们减少了和同伴之间交往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创设交往环境提供交往机会。
丰富的物质环境
丰富、优美的环境可以美化、装饰幼儿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幼儿的性格,使身心愉悦。游戏中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幼儿交往的通道,不同的区角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交往机会。
(1)丰富的环境可以体现在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的设计和利用上。室内环境应尽量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室外环境应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场地,如各式游戏设施、草地、种植养殖区、沙水区等等。另外,还可以利用地面、墙面、天花板,甚至栏杆等,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积累经验、操作、探索的机会。
(2)丰富的环境应考虑到幼儿多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幼儿的学习是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行的,有静态活动和动态活动,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等等。因此,在设置活动区时,要注意结合这些不同活动方式进行全面而丰富的创设。比如,要有可以让幼儿进行集体活动的空间,也有不同种类的几名幼儿可以进行互动合作的区域空间,还有让幼儿可以个别探索或独自思考的空间。
(3)丰富的环境应注重活动材料的丰富多样和充足。首先,活动材料要丰富多样,反映不同的活动经验。在结构性方面,既要有高结构的玩具材料,又要注重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其次,在材料的数量上要充足,满足让多个幼儿同时在区域内游戏的需求,减少幼儿之间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投放,并注意材料的及时更新。
和谐的人际环境
教师的榜样
教师之间的真诚相待,友好合作,是儿童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活动的情绪和积极性,教师之间的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儿童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在儿童的游戏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要以良好的自身素质为儿童树立榜样,教师要做到举止大方,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行为规范。
同伴的交往氛围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情感、品德、个性的发展。教师应明确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积极创设儿童交往的有利条件。如提供交往的时间和场所,提供作为交往媒介的游戏材料。在同伴交往活动中,主要培养幼儿同伴之间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幼儿参与同伴的合作、分享、协商、互助等活动,逐步学会移情体验,换位思考,了解与接纳别人的想法。比如,在表演区,可选择一场热闹的“音乐舞会”有的小朋友敲锣打鼓,有的小朋友伴随着音乐唱歌跳舞,有的小朋友是化妆师,为小演员们精心打扮,他们的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精彩的节目。这样和谐、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增强他们合作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可见,环境对幼儿形成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所以,教师要有目的的创造游戏中的合作环境。
充分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合作行为
规则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规则不仅是幼儿活动的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的暗示,合理明确的游戏规则,是幼儿自觉遵守友好交往的工具。
制定幼儿规则
以往都是老师规定游戏的要求,幼儿只是接受者与执行者,在游戏中幼儿交往出现问题时,幼儿就会说“老师说的”,所以,为了能够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我们让幼儿自己来制定规则,让他们集体讨论不同的游戏区的规则,然后再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放入不同的区角游戏中,比如:在表演区中,幼儿设置了标志图,“魔术师”道具组的在准备道具,化妆师在给表演者打扮,有音响师放音乐。大家要商量好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有问题是大家一起讨论,商量来解决问题。彼此之间的分工很明确,提醒了幼儿要合作。幼儿用自己设计的规则来提醒自己和别人遵守规则,使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变得更自觉,更主动,更规范。
执行游戏
制定出游戏的规则,就要认真坚定的执行规则,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提醒幼儿的合作行为。例如:在区角医院里,有不同的角色要扮演,有病人从、医生、护士等多种角色。有病人因为排队发生了争执,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用语言来指导他们。听说医院在病人发生争执后,又制定了新的规定,然后,老师可以在区域中认真仔细的看标志图,并且可以让幼儿来讲一讲,提醒幼儿要分工合作,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扮演,监督大家的合作行为,在幼儿合作的同时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醒幼儿的合作行为。
强化游戏规则
幼儿现在对规则还不能够始终如一的执行,但是,教师要经常反复的强调幼儿的游戏规则,并且让幼儿严格的执行,这样才能使规则得到强化,教师要以自身的严格来提醒幼儿游戏合作的态度,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强化已形成的游戏规则。
合理运用游戏评价,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客观,准确,有效的游戏评价对于更好的开展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游戏的评价主要包括游戏中的评价和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教师一定要合理,及时的引导幼儿游戏,及时公正的评价幼儿的游戏,以便能顺利的开展幼儿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以尊重幼儿活动意图为前提来指导幼儿游戏,及时给予幼儿表扬与鼓励,充分激发幼儿的合作欲望,通过活动后肯定的评价,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行为。
认真观察,灵活指导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中来指导游戏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方法。如在建构区,听到一幼儿对另一幼儿说,”你帮我搭个弓形门吧!“教师仔细一看,该幼儿面前摆着”转盘“”攀登架“”木马“……全是幼儿园的大型玩具,这时就可以以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参与,很高兴地说:”呀,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孩子们肯定很喜欢,我想把它们全部买下来,好吗?……怎么运到我们幼儿园呢?“教师积极投入指导,激发了孩子搭建的兴趣。于是一幼儿拿起了积木插起了汽车,有的幼儿搭起了公路,有的搭起了交通岗,有的继续当玩具制造商……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顺利完成了合作,而且合作得很愉快,效果也非常好。
2、善于发现,及时指导。
幼儿在活动中常有需要合作的时候,但他们却往往意识不到。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如大班幼儿开展了剪染纸活动,五彩缤纷的染纸作品吸引着幼儿,他们玩的很投入。但老师在指导时发现,幼儿在剪纸后要收拾好纸屑,放下剪刀,还要去拿笔来蘸色,再染纸,所以就会出现一系列小问题:笔滚下桌、拿剪刀时碰翻碟子、染料洒了一桌子;染纸时把未折的正方形纸片全都渗透……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地介入,对一刚剪完纸的幼儿说:”你剪的真棒,我帮你染吧!我俩合伙办个剪染纸厂,怎样?你是剪纸师,我是染纸师,好吗?“教师的介入一下子就解决了幼儿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剪染纸的兴趣,他们纷纷学样,有的专剪,有的传染,忙得不易乐乎!
3、公正评价,巩固行为
游戏后的评价能巩固和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为下一次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结束时开展”分享活动“,请大家把游戏中开心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给幼儿更多的机会把自己在分享活动中的合作行为和合作后产生的愉快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对于一些好的做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就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合作行为。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不合作行为,教师应及时地组织幼儿讨论。
同时也能强化合作意识。如在表演区中,教师发现几个幼儿都争着当猫和画眉鸟,谁都不想当狐狸和公鸡。在整段区域活动时间里,他们始终在争角色,而没能去表演。于是教师就利用谈话课的时间,与幼儿展开了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出了不少好主意。通过这次评议活动,孩子们意识到要想玩的好,玩的高兴,就必须相互协商、友好合作。果然,在以后的表演游戏中,他们能通过相互协商来解决问题,合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幼儿时期又是培养一个人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从幼儿抓起,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抓起,从他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抓起,并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学》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