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绿色种植系列劳动课程建设
幼儿园种植劳动是指通过对幼儿进行植物种植的指导,让幼儿亲身感知和体验栽培、收摘、管理等简单劳动过程的一种劳动。绿色种植是一项集动手动脑、耕耘收获、陶冶情操于一身的活动,不仅操作性强、趣味性强,而且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绿色种植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启迪幼儿智慧,陶冶幼儿性情,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且还能提高教师素质,使幼儿园拥有一批具有开展特色教育活动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形成幼儿园特色与风格,提升办园品位。
一、多样化的幼儿绿色种植系列劳动的教学方法
随着季节的交替,种植园地也在不断地变化。区域游戏时、散步时、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在种植园地观察、捕捉、劳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进行自主选择与操作,练习与巩固已有的经验,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规划种植园地,尽可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种植准备和种植要求。种植园地是幼儿喜爱观察、乐于亲近的小园地,种植园地空间越大,越有利于开展种植活动。种植活动要讲究科学性,不是形式上的种植。种植内容既要考虑种类、时节,又要考虑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仅仅是花草,更是大自然,只有科学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才能给孩子丰富的自然经验。
二、幼儿园绿色种植文化的环境创设
《纲要》指出:“尽量为幼儿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纲要》中提出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地为他们地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自然界的很多原始的资源本身就充当了很好的探索材料。种植活动是真实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记录 , 亲身体验收获 , 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如各种植物在大家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韭菜割了可以再长!黄瓜是由花变的!西红柿的叶子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幼儿用眼看,用笔记,用手触摸,用鼻子闻,还可以提供各种工具,鼓励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和蚂蚁,用尺子测量植物的高,甚至可在适当的时候,寻找植物长势差异明显的两块“对比田”,让幼儿寻找其中缘由,明白种植不仅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还要肯动脑筋,从而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陈鹤琴先生认为:每位幼儿都具有自发的学习潜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培养其自发学习的欲望。应该给予孩子的,是自主探索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将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给孩子。田园种植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给孩子一杯水,自已要先有一桶水。通过通过订阅有关种植的杂志,组织教师进行种植教育学习,采取了园内师生培训、外地参观学习、户外实践、技术指导员来园指导等各种有效的途径,使教师们认识到种植活动的有效价值,也增强了对种植教育的信心。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种植能力增强了,知识面丰富了。在种植园地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种植活动强调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强调有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仅具有观察、观赏等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文化。从选种到种植,从管理到收获,都是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我们将种植活动与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教学结合,构建了特色的课程文化。如:大班《好吃的蔬菜》,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将种植活动融合、渗透,拓展教育的内容;中班的《炒小菜》,体现了音乐和数学活动的特色;小班的《种洋花萝卜喽!》,让幼儿亲自种植洋花萝卜,激发了幼儿热爱植物的情感。我们充分利用种植园地,建构了多彩的课程文化,发挥了种植活动所特有的价值。幼儿园的种植园地,是孩子们喜爱的小乐园。我们要真正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从孩子们主体发展出发,创设丰富的种植园地,让绿色的植物充盈着幼儿园的每个角落,让那些鲜活的生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伴随孩子们的成长。
三、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表明,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种植园地是以小见大,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最佳场所。种植园地里的各种生物都自然地向孩子们展示了具体形象的生命内容,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科学材料。幼儿通过长期观察、操作,可以感知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与生长过程,见识自然的丰富与多元,感受生长的喜悦与收获的快乐等等。种植活动的开展给了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可选择的环境。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自信,敢想敢说,富有想象力,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今天的成长,也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同时还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促进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处处是环境,处处是教育。”种植园地作为一个科学教育、环境教育的微型窗口,它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园以幼儿种植活动研究为实施课改的切入口,全面推动幼儿园的整体发展。除了研究成果多次向同行作交流展示外,我园的教育特色也渐趋形成。我们充分利用种植园地,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我们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很多姐妹园都向我们取经,我们的种植园地成了各园创建园内外环境借鉴的对象。姐妹园还邀请我们的教师去做经验介绍、种植指导,很好地提高了幼儿园的声誉,形成了幼儿园的特色教育。田园种植,不仅引领幼儿进入科学王国,而且促进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绿色种植,魅力无限!
对幼儿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升学率,学生只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大多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适应新课改和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应当转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进行绿色种植劳动活动。
绿色种植系列劳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绿色种植系列劳动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劳动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在劳动过程中使幼儿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通过绿色种植系列劳动教育,使学生了解家乡丰富的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这是培养热爱家乡情感的起点。在劳动中,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在与自然界的接触中,亲近美丽富饶的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科学、合理地把绿色种植系列劳动排进主题活动计划中
不用置疑,幼儿园种植课程所属的领域是科学。在种植活动中,幼儿可以对所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进而对周围其他植物及其生长情况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种植活动,幼儿可以掌握科学研究的心智技能和方法技能,包括对植物生长现象的好奇、提问、探究、调查、讨论、反思以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要运用点数、测量、排序、分类等数学技能来完成种植任务,感受种植活动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通过种植活动,幼儿能发现各种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生长需求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等,在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基础上,幼儿能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态度。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种植活动是一种体育活动。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要锄地、挖坑、填土、浇水、施肥等,这些行为能使幼儿的大肌肉、小肌肉能力得到锻炼。此外,教师也可以针对幼儿存在的偏食、挑食问题选择种植种类。例如,山东利津县第二幼儿园在发现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胡萝卜和南瓜后,就让幼儿在亲自种植和照料的过程中喜欢上胡萝卜和南瓜。
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全语言环境。种植活动可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丰富幼儿的词汇,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及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的发展。例如,在种植活动中,幼儿总会提出很多问题,愿意交流各种发现;幼儿乐意参与讨论,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幼儿能够掌握植物各个部位、基本种植程序及植物各种生长现象的名称;幼儿会查找资料了解植物各种生长现象,知道书本和网络的用途,产生阅读兴趣,提高前阅读能力;幼儿可运用图画、简单的图表或文字等记录观察结果,提高前书写能力等。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种植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幼儿需要与教师、同伴合作完成种植任务,交流各种发现,有时还需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另外,对植物的管理和照料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内容。在种植过程中,幼儿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可以发现植物的美,并用美术、舞蹈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带领孩子们仔细系统地观察记录芋艿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形态后,还可以让幼儿创编表演活动“芋艿的一生”,帮助幼儿加深对植物生长变化规律和生长周期的理解。种植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材料。如山东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在美工区、编织区、表演区都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社会、自然、生活是一种科学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再一次说明了绿色种植劳动与课程的开展紧密联系起来是一种大胆的教育理想,定能为孩子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开展幼儿园绿色种植系列劳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形式,将其安排进主题活动计划中,与各课程教育相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幼儿园绿色种植文化环境建设,并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