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公办幼儿园容纳不下这么多幼儿,很多幼儿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民办园为了迎合家长,为了在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往往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办园时走进了教育的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在教育中忽略了幼儿活动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个性的养成、兴趣的激发、品德的陶冶等,而用填鸭式的方法向幼儿灌注算术、拼音、生字等知识,或者强迫幼儿机械地练习写字。幼儿园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害怕心理,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因此,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民办幼儿园在中、大班开设了写字课,有些幼儿园写的字已经达到了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还布置了家庭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十遍,有的甚至一页,到学期末实行期末考试并发放告幼儿家长一封信,对幼儿五大领域进行评价,只有发告家长一封信家长才觉得一学期结束了。有的幼儿园名为大班,实际是学前班,他们所教的
内容大多与小学一年级的内容是重复的。他们在教学上没有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而是要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听课、教读、做作业,因为幼儿的生理机能没有发展到应有的程度,接受这些知识难度很大,所以,幼儿园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有的民办幼儿园因为办园资金比较缺乏,没有丰富的教具和学具,缺少生动的游戏,他们只重视孩子的学习结果,而忽略孩子的学习过程;他们只关心孩子学会了什么,学会多少,而没有关心孩子是怎样学习的;是“痛苦的学”,还是“愉快地学”;是期待着学习,还是厌恶学习。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幼儿成了死记硬背的工具,干巴巴的教学使幼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淡化了孩子的学习激情和兴趣,重复的教育使孩子进入小学后以为这些知识自己都已经会了,容易因为“我懂了”可以不学了而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学习,造成上课时不愿动脑、不思考的不良习惯。
二、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简单地说包括三种现象:一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现在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二是指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里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的教学模式对幼儿施加教育的行为;三是指并非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方式寓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而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方式的教育模式。那么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困惑和症结在哪呢?
(一)是农村幼儿园缺少专业的、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一是环境差,都是家庭式的,束缚了年轻人的自由和浪漫;二是收入差,一个人带一个班级,幼儿人数又多,一天累到晚,一个月只挣一千多点的薪水。辛苦了一个月还买不了一身好衣服、一双好鞋子。所以素质好的教师即使挤破了头也要往县城里挤,有些教师则把农村幼儿园当作歇脚点,一有机会就跳槽,不愿意把幼儿教育当作一份事业,不愿把时间放在学习和研究上,更何况也没有经济实力来支撑他们继续学习和进修。还有大部分教师不会弹琴,就这样的基本功幼儿教育能不小学化吗?
(二)农村家长素质不高,思想意识落后。家长的教育观念需求也牵制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在众多家长脑海中索绕,纷纷向幼儿园提出自己不识几个字,要让孩子比自己强,家长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大都数家长都会向老师要作业,这些家长看哪家幼儿园有写字有算术就把孩子送到哪家幼儿园。农村家长把孩子上幼儿园混同于上小学,他们把幼儿园是否教写字、计算作为评价幼儿园办园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农村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走上了幼教小学化的道路。
(三)农村幼儿园硬件设施差,各领域活动难以顺利组织。例如:要进行一节绘本阅读活动,没有绘本书,也没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这样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另外,班级空间小、班额大,纵使幼儿教师有十八般武艺,也难以顺利组织一次真正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的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发展。此外班级区域活动的开展也难以实现,这涉及到班级的区角设计、区角材料的制作、区角游戏的组织与有效开展等等,班级空间小班额大也是限制区角游戏有效开展的原因。
(四)农村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有待更新。农村幼儿园绝大多数是民办幼儿园,他们自负盈亏,他们的办园方向不是使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而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他们拼命招生,为了迎合家长绞尽脑汁,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他们不顾幼儿的实际年龄和身心发展,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要求,拿幼儿的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从而提高幼儿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由于生源饱满,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无法实现纲要提出的教育要求。
如何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只有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对幼儿园有了正确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得到有效改善。所以,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一切宣传力量,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让他们知道幼儿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等。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开辟宣传橱窗、半日开放、亲子活动等活动形式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上幼儿园不只是写字、计算,还需要有更多方面的培养,如生活技能、情感的培养。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亲自感受到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对孩子带来的良好影响,通过家长宣传幼儿教育比其他的方法来得更有效果。
(二)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
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端正各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对存在严重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进行诫勉或警告,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如果定期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取消其办园资格。教育部门要经常明察暗访、鼓励各幼儿园互相监督,如有人投诉且证据确凿,应及时予以取缔。教育部门还要督促幼儿园在编班时,每班的幼儿人数要科学化、合理化。在确定教职工人员编制时,要放宽要求,减轻幼儿教师的劳动负荷,让教师有一个学习和探究的时间。
(三)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要加强幼儿师范院校建设。目前,农村的幼儿教师大多是职业中专文档的,他们自身的基础就比较差,再加上基本功学得不够扎实,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困难。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各地的幼儿师范建设,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严格要求教师掌握好各种基本功,向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幼儿教师。
第二、严把幼儿教师上岗关。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所有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对招收不合格教师的幼儿园予以严肃查办,情节严重者取消其办园资格。
第三、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与业务进修。幼儿教师要有危机感,要不断提高认识,更新知识,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改善教育艺术,自觉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病。
第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幼儿园要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行的政策。只有收入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
总之,要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不是某个人所能为的,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幼儿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充满着童趣的环境中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选题来源 : 1、学前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