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老师,现在终于当上了一名幼师,我很开心。从我第一天上班到现在,我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当然,我也通过学习不断的进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对幼儿来成长来说,我就我学的知识和实践来分享下。
在我学习中,我读到一段话:兴趣日益成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因此,早期教育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一旦对某一活动感兴趣,他们就会把注意力与智力倾注于所从事的活动上,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激发兴趣,便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是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就拿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说吧,其实就算是幼儿,他们都有语言、数学、绘画及美术和运动课,因为我的特长是绘画,所以我会经常来诱导他们去画画,带他们出去观察事物,教他们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幼儿很喜欢鲜艳的颜色,我们就尽量去鼓励他去做他想做的,哪怕画是与现实不符的,慢慢的,孩子就越来越喜欢画画,一旦他们感兴趣了,哪怕你没有让他画,他都会很自觉的去画画,这个时候,就算旁边的孩子在玩游戏,玩玩具,都不能打扰到他。因为他的兴趣就是画画,这个时候,我也可以说孩子在学习,在进步!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孩子他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去画画,就算我要求他去画,那他也只是在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没有真正的去画去学习,那么对比出来了,那个喜欢画画的肯定要比那个不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强许多,因为兴趣使他用心了。幼儿无论就生理心理而言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对生活都知之甚少,更别说理解什么责任、理想、抱负。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要依靠兴趣来激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激发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充分挖掘幼儿兴趣点上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对于孩子的兴趣导入就十分的重要了,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呢?我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时积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探讨:首先,通过幼儿的游戏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游戏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把认知活动变成游戏活动,不仅大大增强了幼儿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刺激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书中说道:在游戏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并及时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及学习需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幼儿园《纲要》指出: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幼儿最感兴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摆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并维持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因此,体育玩具的选择较为重要,教师应由单纯的策划、准备大量的材料,变为孩子需要什么,教师就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机会应该留给孩子,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发展。在活动中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触摸,去操作,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记得有一次在上游戏活动中,我们的活动名字叫捉害虫,就是孩子分为两队, 一队是捉害虫的,另一队是扮演昆虫的,当然,里面就有益虫和害虫。孩子们必须只能去捉害虫,而不能去捉益虫,当捉到后按捉的数量和对错综合定输赢。这节游戏课,我们就是通过游戏的方法去教育幼儿认识和区分害虫和益虫,这节课上得十分成功,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昂,一节课下来,记了不少害虫和益虫。
其次,扩展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所有的兴趣必须要先让孩子去尝试接触,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产生兴趣,教师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便是一种兴趣。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索,而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去回避这些问题,或者转移话题,这样剥夺了幼儿好奇的权利,扼杀了兴趣的苗头。当他们感兴趣、好奇的时候权利受到了限制,便会使他们失去兴趣。扩展视野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接触大自然、读书、听故事等等,在活动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比如问一些类似“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的问题,以引发他们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关于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可是孩子们对这个故事似乎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不太相信。后来,我就特意去找外面树枝上的发现,终于有一天,发现了一条毛毛虫在吐丝准备把自己包裹起来,于是,我召来了小朋友们,让他们去仔细观察毛毛虫的举动,并特意在那里做好记号,拍了相片,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让小朋友自己去观察,有一天,一个小朋友跑过来告诉我说毛毛虫出来了,于是带着小朋友一起去看这一神奇的幕,当蝴蝶在阳光在慢慢的展开翅膀时,孩子们的眼光都亮了,他们都很欢呼,后来我还把这些相片整理出来作了孩子们的一组观察日记。那节课上,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
再次我们应该及时的表扬,积极正确的引导,以稳定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及时表扬,积极引导,以稳定、巩固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好像我之前说的小朋友画画一样,孩子们都很喜欢鲜艳的颜色,他们很少会用到黑色、灰色等等,而且他们的色彩运用经常比较夸张,这个时候, 我们应该去积极的夸奖他的创意和想法,因为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是不成熟的,但却是最单纯的。在日常的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觉得对孩子们及时的表扬肯定,积极地引导会起很大的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自信心往往都不足,做起事情来往往都不会达到标准,但在这样的孩子面前我们经常对她们进行关心、鼓励、表扬,在幼儿活动中,一个细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我们都能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鼓励孩子多说些自信心的话,有利于促进她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她们表现自我和敢于尝试能力。对于她们的敢于尝试多讲些赞美和夸奖的话,以表扬优点来促进她们成长,这样潜移默化的也能从心理的角度来影响她们的意志品质,并使她们个性健康的成长。
另外,有意识地创设环境,也可以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应包括教育、环境、幼儿三个因素。这个教育环境指的是能满足、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之所以强调环境的教育作用,是因为幼儿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起的,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
就像我们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一样,有一次,我们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那节课我们主要是教幼儿认识人民币,我们就搞了一个很逼真的超市,里面的角色有收银员和买东西的人,孩子们通过买卖活动对钱有了一个重要的了解。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当代幼儿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做假戏,他们更喜欢体验“假戏真做”的真实效果,激发幼儿兴趣。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确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的。”主动学习才能使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活动体现的是一种自由想象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调动幼儿思维、探究、认识的内动力。幼儿年龄小,有意控制力差,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在幼儿的学习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兴趣是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凡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他学习时就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兴趣还能激发、维持、促进幼儿的探索欲望,并能使之形成积极、主动、富有坚持性的性格特点。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它能使幼儿主动探究,并使活动得以深入持续。
所以,我觉得孩子的成长一定是离不开兴趣的,而我的成长也是离不开兴趣的,因为我爱好这一行业,所以我坚信,我的工作也一定会做到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