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形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过程中同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言语争执或肢体上的碰撞往往出现在同伴之间,事实上,同伴冲突也是幼儿交往的一部分,儿童的沟通、冲突解决策略是幼儿的一项重要社交技能。。随着教育的深入,解决同伴冲突不再只是制止其发生,而是思考更加有效的方式去帮助幼儿解决。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公共场合,幼儿之间主要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游戏,而同伴在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言语纠纷或肢体上的接触现象,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同伴之间冲突的发生。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同伴之间的冲突行为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而且多出现于幼儿,主要是因为没有学习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成年人普遍认为,冲突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阻碍着幼儿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而更准确的来说,幼儿之间更多的冲突不等价于成人所认为的不良因素,而是幼儿之间的交往方式。它对于幼儿如何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及形成社会性交往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分析同伴冲突发生的特点,找到游戏中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指导幼儿如何去主动解决冲突,会影响到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对待幼儿同伴冲突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教养者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会引导幼儿误解同伴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同伴冲突能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育者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从根本上去了解幼儿同伴之间冲突的意义所在,深刻认识冲突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养者要先做到冷静,,了解幼儿的需求,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去制止。了解清楚幼儿的动机,找到双方满意的方式,化解冲突。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是他们社会交往的第一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正确引导幼儿去解决冲突,锻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幼儿发生冲突时,要留给他们和同伴交流商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更多的交往技能,比如协商、合作、谦让等。在适当的时机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交往机会,锻炼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避免同伴冲突
游戏环境是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物质条件是游戏场所、空间和游戏材料的提供等,心理方面主要是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等。良好的游戏环境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关于物质环境,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合适的空间大小、位置,标记清楚游戏区域,并根据不同阶段、不同认知发展水平投放足够的游戏材料,丰富游戏资源,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关于心理环境,教养者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舒适并且和谐的游戏氛围,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绝不可强迫幼儿,保证良好的师幼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维持游戏的秩序,保证幼儿能够自由的玩耍,从而避免游戏中的冲突,但必须建立游戏规则,保证锻炼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三、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指导幼儿游戏
教养者的专业素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行为的发生,他们会成为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本班幼儿的游戏水平,了解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分析冲突产生的特点以及不同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比如区域活动冲突最多,而且大多是由游戏资源引起,教师要合理妥善的投放游戏材料和资源,提供给幼儿同等的游戏机会。关注幼儿的气质特点,针对不同气质的幼儿引导他们,比如多血质的孩子,要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多进行交流,协商。教师还应该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在幼儿发生冲突时,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游戏,指导幼儿更好的解决同伴冲突。高瞻课程问题解决法的六个步骤可以作为教师解决同伴冲突的参考方案:冷静的接近,阻止伤害性行为;认可儿童的感情;收集信息;重述问题;寻找关于解决方法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准备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四、改善教养方式,创造良好家庭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相处最多的是家长,接触最多的是家庭。随着幼儿的长大以及活动的丰富,他们开始走出家庭和同伴交往,而在家庭习得的经验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交往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做到互敬互爱,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到足够的尊重,提供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大胆的与同伴交往,给他们独立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作为父母,要给幼儿一个榜样示范,以身作则,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方式,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并且学会倾听他们的内心,关注幼儿情感的培养,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多提供同伴相处的就会,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更好的解决同伴冲突。甚至在幼儿独立解决时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孩子,树立更多的信心和同伴交往。作为家长,要给予幼儿足够的爱,但不等同于溺爱,给幼儿足够的空间接触外界,接触同伴,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处理同伴关系。
五、教授幼儿主动解决冲突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已经从更多的研究了解到更好解决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冲突,不再只是单纯的制止冲突的发生,而是要交给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使他们主动解决冲突的能力增强,但是一部分幼儿还停留在浅表层面,就需要我们承认去教给孩子解决的技巧和方法。在幼儿发生冲突的时候,成人首先应该冷静,避免对幼儿大喊大叫,要先稳定幼儿情绪,接近幼儿让他们对成人产生信赖感,比如幼儿在争抢物品,那么教师应该将物品拿在自己手里,安慰幼儿,再询问事情的细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柔和的方式提问,让冷静下来的幼儿去思考,并用言语去表达,倾听同伴的想法,让幼儿了解到我们要去考虑别人。接下来教师帮助幼儿重新叙述事件,引导幼儿自己去想解决方法,而不是老师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后老师给出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两人最终达成一致,想法统一。教师还可鼓励幼儿,给予他们信心和支持,在遇到同样情景时幼儿便可自己解决。在游戏最后再观察幼儿的情绪,了解问题是否真正解决。幼儿社会经验缺少,自己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同伴冲突,因此成人要适当的介入教给孩子更多的正确处理同伴冲突的方法,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
六、结束语
游戏在幼儿活动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同伴交往更是幼儿主要的交流方式,不可避免的同伴冲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发挥着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幼儿可以从同伴冲突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何与同伴相处,学会社会交往的经验,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促进了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