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幼儿的学校教育中,增强孩子艺术兴趣的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孩子艺术方面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审美,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幼儿园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给幼儿的艺术领域活动学习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条件,但是仅仅提供机会和条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幼儿的参与。参与是幼儿有效学习的关键,只有当幼儿实际的参与到艺术领域活动中,才能够使艺术领域活动的教育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对艺术领域活动幼儿参与度的现状调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此前,国家在颁布的有关艺术概念的文件中就指出过,艺术作为我们接触、感悟、创造美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们很好的表达自己思维、情绪的一种方式。这主要说明了艺术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感知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强调了幼儿可以通过感知美的事物,来表达对世界的认知。
在其它一些文件中对幼儿的艺术指导教育也都是非常重视,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教师在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去培养孩子接受美、感悟美的意识,让他们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和带来的乐趣。这主要说明了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敢于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幼儿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加过这些活动后,孩子除了逐渐养成对美的体验、感受外,还锻炼了他们发现美的能力。与此同时,能够很好的提高孩子们对生活的感悟,从而让他们更乐于接触生活中的新事物。
一、提供幼儿直接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更多的安排孩子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做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多给孩子创造让他们直接参与的活动很重要。
首先,幼儿学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能力等都比较低,在活动中自然就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简单易懂的方式去完成,让孩子能够理解。否则,即使是再好的活动,孩子本身难以理解,都是徒劳的。
其次,在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时,适宜性、发展性和趣味性是设置游戏的基本点。要以合适的方式适当的去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乐于接受所安排的活动。
最后,对于班上比较内向的幼儿,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并且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幼儿经常起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当幼儿正确的回答出问题时,即使声音很小很迟疑,也要及时给幼儿鼓励,帮助幼儿克服内心的恐惧和胆怯,重新建立起自信心,能够和其他的幼儿融入在一起,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二、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权益,在此基础上去充分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要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趋势,符合发展的规律。
首先要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就是不能认为自己是老师就比幼儿的地位高,不能总是命令幼儿去做一些事情,要以一颗低姿态的心去和小孩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和他们做朋友。
其次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正确对待儿童在幼儿时期所表现的行为,在幼儿犯错误时要耐心、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要有逻辑的处理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对于孩子所提的问题,要重视。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解答,而不是含糊不清的随意而过。这样会给孩子制造一种误区,让他们难以对事实有个正确的认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和他们建立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要更多的是一种朋友、知音的关系。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而促进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坚持因材施教和个别对待的原则
性格不同、喜好不同、接触事物的能力不同,对我们来说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与他人不同的思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只要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就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不断地提升自己。
对于特殊儿童,也需要教师特殊对待。要多一点耐心、爱心和细心,针对幼儿的薄弱方面进行不断地刺激和强化,努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多学习一些学前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幼儿突发的各种情况。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能把他们当做特殊的儿童来对待,给他们贴标签,以此来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四、提供多元化的活动材料
提供多元化的活动材料是指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材料。活动材料包括教师上课时用到的教具和幼儿动手操作时用到的材料等,例如:在美术课上,幼儿需要用水彩笔和美术纸;以及在有实际操作的课程之中,准备好相应的道具等。
对于教师上课时用到的教具,可以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利用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去做,这样做出来的教具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又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或者让幼儿从自己家带相应的玩教具,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教具,而且还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进行交换分享,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于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首先必须保证材料的安全性,其次要保证材料的丰富性,最后要保证材料的可操作性。安全的材料是幼儿操作的前提;材料越丰富,越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参与性;材料的可操作性越大,越能够吸引幼儿的专注力,从而吸引幼儿主动的参与到艺术领域活动中来,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减少活动外界的干扰
减少活动外界的干扰就是要求要减少幼儿注意力的不集中。首先教室最好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幼儿往往会因为一点小的动静而转移注意力,活动室如果隔音效果不好,幼儿就很容易分心。其次幼儿园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在幼儿进行教育活动时必须要求教师关掉自己的手机,不能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接听电话,否则就要对教师进行相对应的处罚,避免手机的铃声来影响幼儿学习的进程。最后对家长的到访也要有相应的管理规定,设置统一的时间和专门的人员来接待家长,不能在教师进行教育活动时因为家长的到访而中断教育的过程,影响幼儿的参与。
六、结束语
教育过程中针对幼儿在艺术领域活动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有意义的艺术领域活动中,从而获得认知方面、技能方面和情感方面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根据幼儿在艺术领域活动中参与现状,从不同方面对幼儿参与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帮助教师了解更多有关于幼儿的信息,为教师提供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艺术领域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