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是一种源于民间文化,是由我国的劳动人民在一定文化沉淀的基础上自己所编排的,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成员。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极强的趣味性,回馈着当地本土文化与整个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情感与生活方式,承载着优良的文化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游戏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游戏的多样玩法和灵活多变的组成形式以及就地取材的特殊性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所呈现出来的简单与有趣性等蕴藏着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得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得以实现,并且利用模仿为产生本民族情感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对儿童的身体、智力、社会性等众多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功能,是幼儿学习与生活不可短缺的重要部分。在课程中引进并广泛开展民间游戏,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承载有着很大的用途,与此同时,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更大程度上,还可以推进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建设和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都大有裨益。本人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的应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幼儿园方面
1、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在幼儿园中可谓是身兼数职,就开展游戏这一环节而言,游戏前,她们是游戏的策划者;游戏中,她们是游戏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游戏后,她们是游戏的评价者。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储备是开展和组织民间游戏的重要保证。幼儿园应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培训,定期举行培训活动,定期检测教师的实力,督促教师直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2、加强家园合作
家长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幼儿园中组织一切活动都应得到家长的理解,获取家长的认可,这样增加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组织的可能性,进一步挖掘课程的价值,使得孩子的全面成长得以培养。幼儿园可以不定时举行家长会、开展亲子活动等活动,密切配合家长,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园合作和亲子活动是时代发展,学前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民间游戏必须要与家长双方建立起相互服务、互相支持的系统,幼儿园可以先从改变家长对于民间游戏应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统观念着手,将民间游戏蕴含的教育价值耐心讲给家长听,并且通过家园联系及时将孩子的一切状况反馈给家长,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为幼儿成长打下过硬的基础。
3、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游戏环境的质量与游戏效果的质量是正比关系,高质量的环境为高质量的效果奠定了基础。幼儿园应根据组织民间游戏的需要和幼儿的需求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丰富游戏材料、设立游戏场所、提供创编资源,为游戏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师方面
1、加深对民间游戏的认识,重视民间游戏的收集
教师应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查询有关网络,丰富自身对民间游戏的储备知识,加深对民间游戏的理解,由此能够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民间游戏,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发动幼儿园老师、社区和家长的力量积极参与到民间游戏的收集队伍当中来。幼儿园老师要耐心系统地向家长和社区民间游戏蕴含的价值以及对幼儿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鼓励家长和社区主动将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原汁原味地向幼儿园建议。
幼儿老师除了向家长和社区收集民间游戏,还得从文献资料这一方面着手,加强从民俗领域对有关民间游戏资料的收集,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对民间游戏进行全面收集,例如可以通过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资源,为民间游戏的筛选打下理论基础。
2、从本园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筛选合适的民间游戏
对民间游戏进行筛选时,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而进行,同时还应考虑到季节、温度等外界因素。综合而言,在筛选这一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儿童之所以喜爱游戏,就是因为他们对游戏十分感兴趣。所以在对收集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和适当的改编时,不能只从改编者个人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要避免过度重视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而忽视游戏本身存在的趣味性,导致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会大打折扣。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一般会对那些玩法相对简单、要求较少、场地限制少的游戏感兴趣,这种游戏也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保证幼儿真正获益于民间游戏。
(2)适宜性与发展性原则
在对民间游戏筛选这一环节时,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发展规律,更要考虑开展游戏适宜的时间点。在身心发展方面,开展民间游戏需要对大、中、小班进行分类,例如,关于协作完成类的意义深刻游戏不宜在较小班中开展,因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于协作这一概念还很模糊,所以无法进行协作类的游戏。合作类的游戏一般在大班阶段展开,这种游戏更有利于大班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家长方面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井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与孩子有着其他人不可替代的情感,所以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课程的态度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积极参加家长会
家长会的作用除了给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还有普及知识的作用有些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产生误解,所以不理解、不支持。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长对活动的教育意义还不够深入了解。家长应及时积极参加每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了解更多有关课程中渗透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改变对民间游戏的认识态度。
2、努力丰富知识库
家长自身的知识素质也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家长应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多多阅读有关民间游戏的书籍,多向有关人士咨询并学习民间游戏的内涵。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搜索有关民间游戏的组织方式、玩法以及教育价值。从多种渠道进行知识库的扩充。
结束语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信息化时代,文化的撞击难免会将传统文化搁置一边,所以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和探究,不管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是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丰富以及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都蕴含着不可小觑的价值。
民间游戏是本国非物质文化中的一员,取材源于日常,其中蕴含着本地人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显照,同时是儿童感兴趣的娱乐方式,将其运用到幼儿园课程当中,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民间游戏是儿童获得学习经验的宝贵来源之一,以后会迎来很大程度上的探究,就教育方面,幼儿园将进一步深究其所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力求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