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进餐
背景:
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对脑功能的开发提至零岁,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德树人”和“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的思想,既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述,也丰富了人才培养的的方向和目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理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用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生长发育旺盛,每天必须从膳食中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生活的需要。如果幼儿长期缺乏某种营养或热量供应不足,这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能引起很多疾病。因此,幼儿在园进食一日膳食非常重要。
观察一:挑食严重。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长期以来,孩子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我们班的方同学刚来幼儿园都不喝幼儿园的水,到了吃饭时间,看到饭菜就头疼,每天放学以后,家长就带孩子去吃奶酪时光的牛排。
观察二:运动量少。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消化,增加孩子的食欲。我们班的李同学的家长每天开着车送孩子来园,下了车抱着孩子来到班级,在园也不喜欢动,总是落在后面,到了吃饭时间,不想吃饭。
观察三:在家早餐吃的过饱。现在的孩子很幸福,来幼儿园之前,家长喜欢把孩子塞的饱饱的,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饿着。我们班的王同学奶奶每天把孙子喂得饱饱的,还要给孩子喝牛奶,孩子不停地上厕所小便,每天中午吃饭也不香,告诉我实在吃不下了。
观察四:根据饭菜的剩余量,可以看出食谱编制是否合理,厨师烹饪有没有用心。
分析:
为了让幼儿不挑食,食谱编制尤为重要,品种多样,既有动物性食物,也有植物性食物。为了幼儿身体发育需要,幼儿园为幼儿的膳食配比要有一定的量,过多过少都会对幼儿的健康不利。厨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进食心理制作饭菜,尽量采用幼儿普遍感兴趣的食物烹饪方式,制作色、香、味、形俱全的饭菜。家园共育,经常和家长沟通,对于不爱运动的孩子,家长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多走路,这样到了吃饭时间,孩子才有食欲,对于在家吃的过饱的孩子,和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点心和午餐的安排,不要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
措施:
一、抛出问题,集体讨论:
开展自助进餐活动以来,我用便签条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利用晨间谈话时间一一和小朋友交流,如小朋友饭前不洗手,这样对不对,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这样做不对,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吃饭的时候叽叽喳喳,对不对,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这样做不对,吃饭的时候说话会发生危险。取餐的过程中不排队,这样做对不对,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这样做不对。遇到不喜欢的菜就不吃,这样做对不对,小朋友异口同声回答这样做不对。用餐以后桌上和地上都是饭菜,这样做对不对,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我这样做不对。
随后我又抛出问题:我们自主进餐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王小朋友说吃饭前要先摆好椅子,再去洗手,这样就不会有细菌了;刘小朋友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要保持安静;李小朋友说打饭菜的时候要排队;方小朋友说吃饭的时候不能挑食;钱小朋友说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饭菜要及时捡起来。
二、制定规则,共同遵守
按照前一天的约定,第二天自主进餐的时候,我在一旁观察,值日生穿好围裙,戴好帽子,开始剥糖蒜,上生活坊回来的小朋友搬好椅子,然后去小便洗手。就连走路的声音都是轻轻的,大家排好队准备打饭打菜,轮到我们班的挑食大王方宇航的时候,他皱着眉头,他打好饭,就打了一个土豆丝,我看了看他,他又不好意思又打了红烧肉,我给他竖起大拇指,他开心的笑了。进餐结束,桌面和地上干干净净的,按照之前的约定,哪个组吃的又快又好,就可以得到流动红旗,第二组获得了这份荣誉。
为了开展好自主进餐这项活动,我园召开了多次会议组织大家讨论,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每个班级做的好的地方,大家可以借鉴学习,如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餐车太高了,孩子够不着,最后决定把饭菜放在桌子上,让小朋友自主取餐;如中四班的一键式豆浆壶非常好用,大家一起照着牌子买;小四班的点心夹非常适合小朋友使用;中二班的汤盆高度正好,适合孩子用。
通过开展自主进餐活动以来,我有了如下感悟:
感悟一:餐前准备工作到位,要有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桌椅应适应幼儿的特点。吃饭前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饭前老师要有序组织幼儿如厕,洗手。饭前不处理问题,不引起幼儿哭闹,情绪不佳。开餐前介绍菜名以及它的营养价值。
感悟二:辅助幼儿进餐,幼儿随到随吃,不能饭等人。给幼儿选择合适的餐具,幼儿刚开始自己打饭菜,由于手的动作还不协调,老师要协助正确握持,可做示范动作,让幼儿模仿。在练习自己打饭打菜的过程中,可能会撒饭菜到身上或地上,老师要有耐心,及时清理干净,不要斥责幼儿。对于挑食或偏食的幼儿要多鼓励,给孩子讲解食物的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好处,让幼儿乐于接受。餐后要提醒孩子擦手擦嘴餐后提醒幼儿主动放好餐具、椅子等。
感悟三:幼儿使用餐具的训练,扶碗吃饭,扶杯喝水,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尝试使用筷子。学习使用餐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反复提醒孩子,反复练习。
反思:
通过平时对工作中的细心观察,留意,不断地改进方法,幼儿和老师的配合度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从最初的不愿意尝试、不愿意分享到后面的主动商量和想办法,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主进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从自主进餐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学会观察,善于分析。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发现自主能力的差异,并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去帮助他。其次,及时地灵活地捕捉自主进餐过程中良好的点点滴滴,我们的细心观察,及时的进行帮助,能给幼儿心理带来希望。最后,充分讨论,积极回应。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是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我充分地利用自主进餐的讲评,组织幼儿对自主进餐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在争执中寻求答案。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才能使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
总而言之,自主动手是解放孩子的枷锁,自主进餐是幼儿提高探索欲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要正确认识自主动手与被动动手之间的关系,解放孩子的双手双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自主进餐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出来,幼儿才会真正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