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社会生活当中的构成部分,同时也孕育出很多现代娱乐项目。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对于游戏实施长期研究及推广,将其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将这些游戏融入到全民的健身机制当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入到幼儿园中,引入到学校中。幼儿园与学校是幼儿教育的摇篮,也是游戏迈入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的很多幼儿园都开始积极引入大量智力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户外集体活动当中,从而激发其幼儿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游戏是幼儿园里非常基本的活动,幼儿游戏活动应该淡化对活动的设计和计划,加强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进而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指导。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可以了解孩子们的表现和游戏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游戏,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游戏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组织设计原则
这一阶段的游戏活动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深远。游戏的形式、功能设计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儿童早期教育的需求。不管是儿童本身还是市场都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符合儿童成长需要的玩教具诞生。
(一)、根据年龄特点,调整游戏规则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必须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小班应以体验游戏的乐趣为主,规则简单易遵守,与游戏内容和情节一致。例如"小老鼠过河"游戏,幼儿只要抓住前一个幼儿的衣服,一个跟着一个走,就可以完成游戏。中班是初步的游戏合作阶段,可以制定一些限制性和惩罚性规则,大班可适当地引进竞争机制。例如在"狼和小羊"的游戏中,需要4名幼儿"搭架子",游戏规则是幼儿必须看清谁是狼后才能逃跑,逃跑时不能跑出规定场所,而作为惩罚的,即被"狼"捉住的"小羊",只能担任"搭架子"的角色,这类游戏的竞争性较强,适合大班的幼儿。另外,同一游戏由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组合一起玩,可调整游戏规则,以增加游戏难度。例如"老鹰捉小鸡"游戏,小班的幼儿可四处躲跑,中大班的幼儿可6人一组排成一排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躲闪,但在游戏时,教师要控制幼儿追逐跑动的时间与运动量。(二)、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很多幼儿园拥有宽阔的场地,绿树成阴、草地成片,拥有柔软的塑胶场地,非常有利于孩子们追逐、游戏。我们能够将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进一步丰富游戏环境以及材料。在一些平整的塑胶地、水泥地上画上了极富情趣的、各种颜色的"方格房子"、"圆圈"等,孩子们还能够充分利用小树林,玩起"捉迷藏"、"躲猫猫"的游戏。构建其相对宽松的集体户外活动中,有效锻炼幼儿体能,极大的激发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
(一)、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观察是幼儿教师了解幼儿行为的主要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可以知道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喜欢的互动方式等。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可以知道教师用怎样的方法参与到幼儿游戏中是合适的,可以知道教师该为幼儿准备什么样的游戏材料等。要想弄清幼儿游戏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必须对幼儿游戏进行系统观察。
三、幼儿游戏观察的一般原则
(一)、幼儿游戏的观察是有一定原则的,为了幼儿教师能够准确的掌握幼儿游戏的信息,都应该遵循原则。
(二)、首先幼儿教师应该知道自己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的目的,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进行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教师进行幼儿游戏观察需要在幼儿游戏时间充足、游戏质量高的情况下,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避免幼儿不能展现自身能力的情况出现。
(三)、对幼儿的室内和室外游戏表现都进行观察,有些孩子室外表现要远远好于室内。
(四)、教师需要在幼儿之间相互熟悉之后进行观察,如果刚开学就开始观察,可能由于孩子之间不熟悉,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展现。
(五)、教师应该持续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观察,确保典型性的行为可以被记录。
四、幼儿游戏的观察方法
(一)、介入观察:幼儿教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对他们进行观察,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幼儿直接获得教师的指导,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及时参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得游戏可以顺利进行。
(二)、外部观察:幼儿教师局外人的身份在一边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教师没有参与到活动中,不对他们的游戏进行干预,只是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收集,然后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教师的角色游戏指导能力。
(三)、系统观察:有目的地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情节发展过程以及与各游戏区的横向联系进行的观察。观察孩子们在各个游戏中的情况,观察孩子们最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再与幼儿分析讨论为什么并加以共同解决,以提高游戏质量。
(四)、跟踪观察:有时候幼儿教师为了了解班中某一个孩子的情况,需要对他进行跟踪观察,尤其是有些孩子在活动中行为欠缺,不善于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协作,幼儿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的跟踪观察,因材施教。其实他们都是些需要被关心的人群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到他们,从而改变他们,让他们正确、主动地进行交往。
幼儿游戏的几种观察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教师需要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师要以孩子是游戏的主人为前提条件,尊重他们自身对游戏的兴趣,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满足幼儿的需求。
五、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指导
(一)、有效观察是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前提
幼儿通过幼儿可以进行情感、情绪等的表达,这些在自主游戏中才能表现出来。通过游戏的观察可以使得幼儿教师更好的为孩子们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每一个人性格有进一步的了解。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
(二)、主动探索是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关键
幼儿自主游戏的范围比较宽泛,幼儿可以多样的选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幼儿的自主幼儿观察主要还是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环境下进行玩耍,这样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满足他们的天性。作为幼儿教师要正确的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看到每一个幼儿的长处,并积极的鼓励他们,呵护幼儿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