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前期所进行的阅读活动。幼儿他们自己看书,听成人讲故事,自己根据故事想象情节,感受故事以及复述故事情节等都属于幼儿早期阅读。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认识态度以及指导方法
1、家长方面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幼儿早期阅读很重要。但由于没有时间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或是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无法根据幼儿性别喜好以及年龄发展特点给予幼儿专业、科学合理的阅读指导。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没有一定阅读功底,因而觉得孩子看什么书、在哪里看并不重要,认为幼儿年龄还小,不认识字看书并没有用。
2、幼儿园教师方面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基本的教学素养和道德修养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对于教师的考核不严格,其中很多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过关,尤其是一些县级城镇幼儿园,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甚至是无证上岗,不具备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知识技能,尤其是在幼儿阅读出现问题时,不能针对班级幼儿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二 幼儿早期阅读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陈旧固化的社会观念
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社会偏见,认为阅读和识字是一回事,而幼儿年龄小,识字能力弱,缺乏阅读需要的知识储备,不具备阅读基本的理解力,认为读书识字是小学的事情。
2、政策法规不能有效落实
随着早期阅读的普及,社会对于早期阅读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继而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政策法规也越来越具体化、制度化。但我们发现,这些教育措施和建议并不能有效落实。
(二)幼儿园因素
1、幼儿早期阅读认识不到位
教师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理解不够透彻,致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偏差。首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认为只要提供安静的环境、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就可以,剩下的就是幼儿自主阅读,不需要教师进行阅读前引导以及阅读中指导;其次,对幼儿阅读评价标准单一,注重阅读结果习得而非情感体验和习惯培养。
2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首先,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其次,由于教师专业素养较低,对幼儿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知识掌握不足,因而在阅读指导中,常常仅凭自身教学经验,无法针对幼儿具体的阅读问题进行指导;再次,幼儿模仿性较强,如果教师不能使用规范语言行为教学,势必会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而影响幼儿早期阅读。
(三)家庭因素
1、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指导方法单一且缺乏专业性
幼儿家长文化程度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在幼儿早期阅读中能否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采取合理且具有专业性的指导。
2、幼儿家长早期阅读参与度不够
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给幼儿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条件,没有时间精力,导致家长无法与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即使是幼儿园举行亲子阅读活动,大部分家长也会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参加,只能让爷爷奶奶参加,但由于年龄和识字情况无法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项指导反馈,这样很不利于幼儿的早期阅读发展。
(四)幼儿自身因素
1、理解力较弱,阅读兴趣不高
一方面由于幼儿性格、阅读材料不符合幼儿年龄喜好或缺乏独立的阅读空间等原因阅读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储备较少,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对阅读图书不能完全理解,这些都严重影响幼儿的阅读。
2、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多数幼儿在选择图书时,只是根据兴趣选择图书,不认识页码只是随意翻看,看到自己喜欢的画面会仔细阅读,而对于自己不喜欢或看不懂的画面不予阅读;还有一部分幼儿在阅读中不爱惜图书,有乱涂乱画和争夺图书现象。
3、缺乏阅读主动性,过度依赖教师或家长
幼儿年龄较小,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会显得有些困难,大部分幼儿在阅读中过于依赖家长或教师,缺乏阅读主动性。
二、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策略
(一)社会方面
1 、加大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宣传,提高公众认识
幼儿阶段是发展各项能力技能的关键期,在幼儿2-3岁时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时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等,这些都足以看出早期阅读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提高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不仅要让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幼儿家长重视,也要让社会公众了解早期阅读、重视早期阅读,随即在幼儿日常教育、生活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资本和精力,这样更能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
2、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随着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幼儿早期阅读逐渐深入人心,后期应该针对语言领域关于早期阅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
3、提供更多的公共阅读场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除了幼儿园,家庭设置幼儿阅读区之外,在公众地方也应该提供一些阅读场所,提供及轻松、温馨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阅读材料。
(二)幼儿园方面
1、重视早期阅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于幼儿来说,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和教师一起度过,所以提高对早期阅读的重视度,首先要求幼儿园重视早期阅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加阅读课程,在日常阅读中逐渐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理论加实践的标准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提供丰富、适宜的早期阅读材料
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载体是阅读材料。丰富、充足的阅读材料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窗口,材料越丰富,幼儿对世界的了解也就更多更清楚。因为只有在这个环境中,儿童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文字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充分互动。
3、教师因材施教地提供指导方法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会因为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情商发展等因素在早期阅读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地提供专业的指导方法,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
(三)家庭方面
1、父母要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幼儿的模仿性较强,这不仅要求家长增长育儿知识,也要求家长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因此,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家长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每周进行2-3次的阅读,每次持续20-30分钟,并进行阅读记录,每月带幼儿去书店买书,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爱好等为幼儿选择图书,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2、进行家庭亲子阅读,与幼儿讨论交流
现如今,家长工作繁忙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的教育也同样不可忽视,父母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监护人和责任人。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发展早期阅读最主要依托就是家庭亲子阅读,进行家庭亲子阅读,一方面可以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
3、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科学合理的阅读材料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让幼儿逐渐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四)幼儿方面
1、增强阅读主动性,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诸多条件中,兴趣作为最主要的内部条件是激发幼儿形成基本阅读能力的基础,没有兴趣作为基本条件,幼儿就不会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所谓的培养阅读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阅读能力要在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幼儿要多与父母进行交流,向父母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阅读要求。
2、积极参加集体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生活条件和经历的不同,幼儿对同一本书的理解也会不一样,幼儿之间通过交流融合会对读本有更细致、更深刻的理解,也更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因此幼儿应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阅读活动,与同伴进行阅读交流沟通。
3、增加生活体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早期阅读是幼儿在自身生活经验基础上对图书的感受和解读,因此,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对图书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平时,在周末假期,幼儿应走出幼儿园和活动室,多听、多看、多思考,去感受生活,增加知识和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