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幼儿时期是每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者,承担的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带领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范,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幼儿教师通过幼儿故事教学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学会生活道理。而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影响着幼儿故事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对幼儿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专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故事教学进行的,对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关注较低。国外亦是如此,没有太多可供借阅的资料。同时,许多研究还处于理论方面,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实施。而国外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方面还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内容。本人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幼儿园方面
1、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系统的培训是幼儿园提高幼儿教师能力的重要方式。理论上,幼儿教师可以深入理解幼儿故事教学的内涵。明白其不等同于“讲故事”,它是一种教学的形式,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实践上,幼儿故事教学能力包含多方面的能力,培训能够直接提供活动中的技巧。针对各个方面,幼儿园可以组织不同的形式进行培训,建立系统的培训模式,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应用等多方面的培训。培训过程是长期的学习活动,幼儿园要合理规划培训时间、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的检测等。固定时间进行故事教学理木论的学习,认真记录培训内容。全方位的针对故事教学中需要的各种能力进行培训,如对设计教学目标的培训,理论概述故事教学活动目标的要求,主语一致,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三者结合。对三种目标进行内涵的阐述,明确知识和技能的不同之处,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如上所示,培训时对各方面的能力要细化,让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中每个环节详细的操作步骤。培训时,要结合示范性,通过故事教学的多种例子让幼儿教师学习。同时,培训结束后,应对幼儿教师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解答,从根本上提高个人能力。分享心得与体会有助于幼儿教师进一步体会自身的感触。同时,也方便了园长检测培训的效果。针对教师故事教学方面仍然不合理的方面,改善培训方式,逐渐完善培训体系。系统的培训能够快速的提升幼儿教师的故事教学能力,这些能力将会影响幼儿故事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幼儿学习的质量。同时,这些教师对于新教师的能力提高也极大地促进作用,他们的经验可以避免新教师重犯他们有过的错误,技巧和方法的分享也会带动他们的发展。
2、完善教学考评制度
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能够引起幼儿教师对幼儿故事教学的重视,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考评的作用是发现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使幼儿教师对活动进行调整,更好的为幼儿学习提供平台。目的的实现要通过考评具体的实施,因此,幼儿园要完善教学考评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活动的评价者大多为园长和其他同事的结合。但由于幼儿园繁忙的生活模式,使得这个“团体”变动大。即每次评价时,评价者都是不确定的,这就使得考评结果有失公平性。固定考评团队是考核具有公平性、说服性的保证。考评对象的范围也应相应进行调整。对于多次评价中,幼儿故事教学能力突出的幼儿教师可以免于评价,这样可以大量缩短评价的耗时量,便于幼儿进行其他工作。很多幼儿园的评价过程只是口头上随意性的评价,导致评价的内容不全面。在评价前,应针对幼儿故事教学活动,制作教学评价指标的相关表格。如教学目标9分,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每个目标占3分。利用指标可以规范化的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其具有公平性、合理性。评估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避免主观评价。评价结束后,应收集评价结果,作为幼儿教师下一阶段考核的对比项,借以监督幼儿教师对自身故事教学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幼儿园考评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细化的过程,要求幼儿园为了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提高而进行改进。通过合理的考评,帮助幼儿教师的提高故事教学水平,更好的创设故事教学活动,为幼儿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幼儿教师自身
1、全面认识幼儿故事教学的内涵
首先,幼儿教师要从概念入手,理解幼儿故事教学的内涵。只有真正理解幼儿故事教学的内在含义,才能灵活的把它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的所有领域,而不是局限于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另外,幼儿教师要认识到故事教学活动的价值,意识到其对自身和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作为教师,教学能力是幼儿教师一定要拥有的能力。否则,教师就缺失了自身教书育人的价值,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从心理上要重视对自身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自发的提高自身的故事教学能力,自主自愿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或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在幼儿园或其他压力下被迫学习。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信息的分享。互联网平台的大力普及,极大地方便了幼儿教师的继续学习,他们可以与有经验的同行进行交流或阅读权威的范文专著来解答自己教学中的疑惑,提高自身的故事教学能力。任何活动都有其方法和技巧,在故事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和总结。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每种形式的适应情况,进而掌握好的教学方法。幼儿教师之间也应注重合作交流,在探讨过程中集思广益,分享自己好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的故事教学能力。
2、合理设计幼儿故事教学活动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要有其明确的目标和活动流程。精细的设计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活动设计能够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借此做出调整,使教学活动按照教师预设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幼儿教师要认真、细致地设计故事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五个方面的设计。活动名称也就是活动的题目,活动的围绕点。活动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知识、技能、情感三大目标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同样的意义。准备过程主要是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制作教具等。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中所提的问题、将会用到的游戏等的创设。此过程,教师会整体把握教学的框架,确定大的教学框架,在对其进行填充。同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层次性,知识结构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活动延伸是对本次活动更深层次知识的了解过程,幼儿教师应该开拓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领域。任何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本领域的活动可以与其他领域衔接,更好的帮助幼儿从多方面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