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活动是整个教育活动中不能缺少的教学环节,幼儿教师利用延伸活动的展开让幼儿进行探究和建构,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延伸活动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它的重要性值得学者们进行探究和谈论。就延伸活动而言,我们应该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加大力度,幼儿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对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拨、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教学活动如果开展的好,就可以推动幼儿园的发展,这主要由我国的师资条件所决定。一节好课不仅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还得有一个完美的收尾,正所谓是“龙头凤尾”。所以,一节课的结尾设计的好,不仅有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幼儿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但是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教学中的延伸活动不重视,意识不到幼儿教学中延伸活动的重要性。
一、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园突出体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发展幼儿的个性特长,培养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当前教学活动中的延伸活动的开展,基本是幼儿教师当做布置作业的形式或是问答的方式结束,但是这样的结束方式枯燥乏味,没新意,而且也不能带动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究,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也很难达到。所以对于幼儿教学中的延伸活动,我们可以尝试采取如游戏、表演、动手实践等结束方式,让幼儿自由畅想,完全融入,轻松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得延伸活动的开展具有意义。
从托班一直到大班,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从而对延伸活动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幼儿教师设计的延伸活动环节所需准备的材料以及服装道具都要符合幼儿自身的需求,年龄越大,材料的准备越要丰富多样,且易于操作,避免幼儿出现枯燥乏味的精神状态。
二、整合幼儿园教育资源
区域活动是幼儿每天必须进行的环节,不同的区域活动的功能和目的也不同,区域活动同时也是锻炼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场所。延伸活动的环节可以延伸到各个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操作性强,组织起来也比较方便,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分别指导,因材施教。比如,小班教案《大家一起来排队》
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观看视频中的踩踏事件,让幼儿对此事件进行评判,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教师通过一系列排队规则设计活动,为了让幼儿以后遵守排队规则,于是教师把排队的规则引入到区域活动中,因为展开区域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秩序。
比如,幼儿出入幼儿园时,向老师和同学打招呼,延伸使用礼貌用语;打饭洗手或者上厕所时可以延伸节约、排队的意识、文明礼让不拥挤等;小伙伴摔倒时,帮忙扶起来延伸互相帮助的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抓住延伸活动的机会,进行适合幼儿年龄以及情感的延伸教育引导。
现在幼儿的教育需要的知识储备多,但是幼儿园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难以解决幼儿在教学活动的多种需要,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比如:《蜗牛的秘密》,教师让幼儿去野外寻找蜗牛,但是受场地和安全的影响,在幼儿园里没办法进行,就需要父母带领幼儿去野外寻找,使活动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传统的延伸活动开展模式
在实施幼儿教学的延伸环节中,教师一般注重的是幼儿有没有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忽略了幼儿在此环节的情感体验,对于大部分教师认为“听话”的幼儿给予奖励,而那些做法独特甚至于不按照老师要求去做的幼儿往往被教师所忽略,甚至给予批评。
幼儿教师在进行延伸活动环节时,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一味的去追求幼儿学到了多少知识,获得了什么新的技能,而是幼儿是否在教学活动中“玩”的开心,是否对学到的知识有一定的探索,此时教师做的事是倾听幼儿的想法,并对其作出对应的指导。
幼儿在延伸活动环节,会带有自己的情感,比如扮演老巫婆会比较凶狠,扮演白雪公主会比较善良,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加入自己的情感色彩来再现人物角色和情节。通过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幼儿,体验幼儿的情感世界,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四、重视幼儿在延伸活动环节的指导
在当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而言,就是更多以保姆的身份去对待幼儿,认为幼儿不适合学习,因为幼儿年龄、思维比较特殊,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没有学习的能力,觉得幼儿什么都不懂,所以就忽略了幼儿的教育教学,就算部分幼儿教师重视幼儿的学习,但更多的是去追求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对教学过程中延伸活动这一环节却有忽略掉的意识。而且,现在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教师大多是大专以下,而且也不是学前专业的教师,教育水平受到限制,对于延伸活动基本也就是一提而过,不重视幼儿在延伸环节的情感培养,忽略了幼儿这一特殊群体。
教师在指导幼儿之前,要对延伸活动有正确的认识,真正掌握延伸活动内涵以及它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且在开展过程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语言思维方面比较特殊,所以教师在延伸活动的指导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独特的年龄特征,言语使用要通俗易懂,活泼有趣,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延伸,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愉快自由探索。
就幼儿来说,由于生活的环境、认知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延伸活动环节,幼儿自己玩耍时,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和了解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自我表现。
五、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
现在有不少幼儿教师只是手持一教师资格证,而对于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所要求的专业储备知识却少之又少,对教育对象幼儿的了解更是不懂。所以在开展延伸活动时,忽视了幼儿的客观需要。就幼儿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的时候,难以把握时间的应用,有时候时间到了,就不进行延伸活动了,有时候却是延长了延伸活动的时间。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经历较少,缺乏外出的培训和训练,幼儿园没有做到对于幼儿教师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以及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
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幼儿园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培训,尤其是在组织延伸活动这一环节上严格要求教师定期培训,并且让幼儿教师通过专业的培训后,定期对幼儿教师培训的结果进行考察,主要以公开讲课的方式展开,并且让教师之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是启蒙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成为重中之重。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多的借鉴专业名师的授课方式,从而找出自己在设计延伸活动环节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加以改进,从而设计出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延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