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零售业
国外零售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比中国早很多,19世纪中期,法国出现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开始,标志着从原始的零售经营向现代化零售业转变开始,从单一的分散销售到多种商品集中买卖而产生的集聚效应,并标志着零售行业的产生。这也被业界称为“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此后又经历了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和网上销售几次革命。中国的现代零售业发展相对较晚,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秋林百货,才有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百货商店。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零售业才逐渐发展丰富。此后到21世纪初,中国零售业已渐渐跟上时代步伐。
1、国外零售巨头们自我调整及行动
在零售新时代的到来,国外的零售业也同时经历着时代变革。新起的电商之秀亚马逊,近几年销售额迅速超过美国零售业神话般存在的沃尔玛公司,成为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在2016年6月跟中国京东结盟,同年8月收购了一家美国电商公司,加速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数字化的进程。亚马逊作为成功的世界级的在线商城,把眼光聚焦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上,把科技融入商业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如何迎接变革时代
国外零售业研究者指出,在这个行业变革时期,企业应加速内部各环节的数字化进程,建设以科技为依托的多渠道销售平台,布局最后一英里的物流配送,打造全方位的服务体验,开创新型经营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行业人才,再造零售。
(二)亚马逊
亚马逊是一家创建于1995年的电商企业,由最初的网络书店发展到几亿种商品的网络商城,成为全世界极为成功的在线商城。
1、创新大胆又令人不解的各种举措
早在成立之初亚马逊就建立跟产品相关的互动社区,消费者跟商家和出品人可以共同讨论互动。之后把单纯产品的网店,做成一个商城平台,以服务第三方商家自营商品网店的平台。又在这一平台上发展出嵌套平台,并且依靠数据分析发展广告业。在物流领域最早推出无人机送货,编造为配送网购包裹的自营配送网络。产品延伸上,不断推出令人费解又大获成功的品类。环顾亚马逊的的发展史,就是在编织一张极具黏性的网,这种网既服务消费者又服务其他企业。
2、对未来的布局
亚马逊领导者们一系列举动,展现出对行业超凡的洞察力和前瞻力,也许他们早就想到:多数互联网平台都是建立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的,未来如果技术革命导致交互终端发生变化,这个时代的优势都将不复存在。所以亚马逊花大精力开发新的交互终端产品-智能音箱,早早进入人工智能产品领域。致力于把各种科技前沿技术,渗入商业活动,引领各种创新型经营模式开展。
三、外资零售在中国
(一)外资零售进入中国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放宽对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开店的限制后,外国零售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分店。进入21世纪后,国际零售业巨头更是加快了在中国市场扩大的步伐。世界零售企200强中,已有超过百分之十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各国商业必争之地
早在2010年中国GDP总量就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如此,中国制造连续多年世界第一,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世界一流的物流港口在中国。中国的基础设施已处于全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政府各类开放性的商业政策,受到各国商业的青睐。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能力的提高,各大品牌及零售业巨头们都看好中国,加快布局中国市场,以各种创新形式的商业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很大程度上把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推到了世界前列。
2、越来越连通融合的世界村
藉由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媒介和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骤然缩短,世界村的时代已经到来。做网络销售的人有句名言“网店再小,做的也是全世界的生意”,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媒介被世界人们使用,商业也同时延伸到整个地球。人们也越来越接受世界村这一全球化理论,网络销售把全世界的商业连接在一起。中国这一超级人口大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外资零售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从未挡住新来者不断融入的脚步,截止到2017年底,国家统计局数量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单位数量有13.6万家。在外资零售企业中,有很多是自身品牌价值很高的国际零售业巨头,如沃尔玛、麦德龙、欧尚、乐购等。沃尔玛曾表示: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变。
1、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新型的零售业态,同时正在朝多业态发展,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专业化购物商场,便利店等。有些外资零售业正在从零售领域向生产领域、服务行业不断发展。沃尔玛、欧尚不断在推行自拥品牌的策略,这些是他们向生产领域扩张的身影。一部分企业在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自产自销。还有一部分则是招标选择中小企业为其加工生产,有严格标准的自拥品牌产品。
2、外资零售业的经营管理策略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经营策略,总结起来为:经营理念与东道国文化融合调整,设置适合东道国文化的商业空间和营销方式;依靠成本优势实行低价策略;利用自身品牌价值优势不断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和更大市场占比;依靠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吸引大量零售业人才。
(三)外资零售在中国的布局
外资零售企业一般选择经济发展快、开放程度和市场购买力高的东部沿海城市进入,而后向内地二、三级城市延伸。最近几年,正在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扩张。沃尔玛则是关闭许多大型卖场的同时,开始主打社区业态的惠选超市的布局,选择在社区内开出小中型超市。许多零售商也在开始考虑放弃大型商业圈,转而向社区型商业圈发展。
(四)各国零售业的竞争
各国大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后,都进行不同程度的并购,企图把本土一流的供应链纳入自己企业。中国零售业现在发展势头正猛,中国零售企业并购外资零售企业的案列也不在少数。并购是竞争结果的体现方式,更是以自身实力融合对方优势的行动。竞争的激烈,催生着更优更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
四、零售业的未来探究及中国零售的对策
外国零售商业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