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何规范温州商会、协会的组织行为,将是能否保证为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更为稳定和谐的商业环境。
(二)内部因素
目前温州地区大部分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口号性较强,实际意义得不到体现;企业制度管理上,效率低,不能体现企业特色;人力资源上,高素质人才比例的,且人员流动性大;大部分企业资产不足千万元,企业规模小,没有实力开展技术创新;以下对上述方面进行说明:
1.温州企业文化分析
温州许多民营企业在其多年的运行与竞争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多数属于约束型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程度较低,难以使物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约束型文化体现出以下特征:具有血缘性、亲缘性的特征;具有短视及强烈的唯功利性;法制观念淡薄,人治观念浓厚;民主意识淡薄,按个人意志行事;接受性差,形同虚设。由此得知,温州不少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未能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文化,文化力的缺失促使企业出现早衰。当民营企业进行二次创业时,由于未能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使文化力的潜能无法得以实现。对于依然依靠原有的家族式文化,或者口号式的标语,只能使得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由此可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没有这一强大的精神动力很难让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挺过重重危机。
2.企业制度分析
在温州,至少90%以上的民营企业是家族制企业。在企业初创期,家族制的组织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家族成员间的自我约束、自我牺牲精神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管理风险,从而加速资本积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家族制固有的制度管理上的弊端渐渐显示出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任人唯亲,内外有别的用人方式,不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独裁式的领导方式常常使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应有的约束力,企业管理随意性大;家族成员满足于创业初期的收益,小富即安不愿意放弃过去收益率去追求企业的发展,从而丧失发展机遇;家族成员在创业时能够同甘共苦,但随着企业逐渐成长,利益分配约定的模糊导致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纷争[ 徐伟,王婷.从温州民间借贷市场风险透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局[J].浙江金融,2012(01):58-61+12.]。根据浙江省工商局的一份对总经理的问卷调查分析显示,企业主兼任和由家族成员或熟人担任合计高达82%,社会聘任的仅占10%。这说明,温州的家族制企业经营决策权仍然高度集中在主要家族成员手中,企业社会化程度极低。
制度建设是企业正常经营的保证,而温州多数民营企业因为没有有效的改革原有的制度体系,因此如何建立积极可行的现代民营企业制度将意义重大。
3.温州企业人力资源分析
人才是一种高级生产要素,企业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缺乏高素质人才的企业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温州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而产生这一原因的主要是:温州交通相对不便,生活成本偏高,文化、技术交流平台缺乏,继续发展机会少,人际交往中盛行的“熟人社会”的行为准则构成令外来人口“不可触摸的网”。这些都造成了难以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数引进的人才也很少扎根温州,多是工作一段时间就离开,就连在外地高校就读的温州学生回乡就业的意愿也不强。不仅如此,近几年,连普通工人招工也出现了困难。据统计,近几年,温州的民工每年人数正以10%~20%的速度递减,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些不仅反映了温州城市吸引力不强,同时更是企业对用人观念的失当[ 邓振华.民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内涵对比分析——以温州和东莞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8,33(01):56-59.]。
人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企业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内人的作用。温州民营企业所应做的就是,进行原来人事观念的变革,使企业能招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三、温州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解决策略
(一)外部发展平台改进策略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