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便利店发展问题形成的三大原因
一、有效促进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1、便利店要大力发展加盟店,形成连锁经营
2、便利店要全面推行商品经营的品类管理
3、开发独创性商品与服务,体现便利店的特色
4、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
5、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四、总结
内 容 摘 要
便利店是零售业中的一种新兴业态,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起来。虽然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阻碍和制约便利店发展的因素。便利店的“便利性”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迎合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国内便利店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便利店业态定位不够明确,经营也缺乏个性化;另外,便利店连锁整合,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本文先分析了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再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提出了便利店发展的创新经营策略,展望未来。我国便利店商品组合和服务将日趋多元化, 业态竞争力将不断提高,以特许加盟模式为基础,品牌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反超市化”也将成为便利店发展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便利店 发展前景 策略探讨
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探讨
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便利店配合各种便民服务措施加上营业时间长、紧邻住宅区而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零售业态发展的新宠。从国际便利店发展历史看来,其生存的基础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 000美元。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6 000 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便利店是零售业中的一种新兴业态,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起来,虽然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阻碍和制约便利店发展的因素。
(一)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1992年10月,日本7-11便利店进入中国深圳,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便利店。在随后的几年中,在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大多属于外资系列,如日本的罗森、香港的百式和百家等。从1997年开始,许多本土零售企业纷纷开始进入便利店市场,并迅速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便利店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上海,自1993年诞生首家便利店以来,上海大街小巷的便利店不断增多,特别是近两年来,便利店的增长势头超过了超市和购物中心,以联华、可的、良友等为代表的便利店发展速度都很快。截至2005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目前的便利店数量已达到5528家,平均约33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便利店密集程度已经接近便利店最发达的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北京、武汉、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便利店发展也比较迅猛,便利店、连锁超市、购物中心在这些地区已呈“三足鼎立”之势,但相对于数量上的增长,我国便利店的盈利模式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日本7-11食品的平均毛利高达47%,台湾7-11的平均毛利也达到了30%,真正做大做强以后的便利店,毛利率应该上升,至少也该在25%以上。而我国便利店毛利率普遍偏低,平均在20%左右。近几年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毛利率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呈现出下降趋势,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如上海近一年来开业的24小时便利店大多面临着经营的窘境。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企业成立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便利店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连锁经营规模小,竞争惨烈;据日本7-11网站介绍,截至2006年6月末,7-11在全球拥有30473家店铺,截至2006年8月末,在日本国内的总店铺数高达11466家,仅在日本东京,7-11的数量就高达1488家。而发展的最好的上海2005年便利店店铺总数只有4100多家,2006年拥有上海便利门店总数51%的快客和可的便利才首次实现盈利。连锁经营规模小,内部连锁程度低,没有进行统一的采购和统一送货,这间接造成各个便利店分摊的销售成本增高,加之门贴门的竞争,导致单位成本增加,便利店商品的价格上升,顾客随之流失到超市;
便利店定位不明确,选址分布不均,扎堆现象严重;在设点选址策略上与超市相同或相似,过分关注居住区,导致便利店网点过多、过密,彼此间的商圈重叠,忽略了办公区、学校和公园,从而使便利店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不能充分显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难免出现客流结构过于单一的局面,影响了便利店的效益;
商品与服务没有体现便利店的特色;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便利店在货品选择上与超市雷同,没有突出便利店"必需品、急需品、即食品"的优势,也没有自主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特色商品的能力,商品开发滞后,完全是超市食品,没有做到商品的差别化。同时作为优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基本没有体现,许多便利店虽然挂着"便利店"的牌子,但却和连锁小超市基本雷同,仅是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只是一种超市概念的延伸,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
信息化程度偏低,物流系统不完善,零售终端优势难以体现;便利店在空间上的有限性,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门店的库存量,因此必须要求拥有一个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多频度的及时配送需求的物流配送体系。国外业企业通过现代先进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来降低流通成本,而我国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很难实现规模化的大批量采购,同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投入也不足,尤其是在软件的应用上。这使得我国零售业在销售成本上明显高于国外大的零售商,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
便利店发展问题形成的三大原因
1、生活消费习惯不同
便利店在我国的发展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