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John k.Chang,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Pre-Communist China,P71]15,虽然低于1912-1926年年平均10.2%的增长率,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增长率是在一个更大的基数上得到的。国民收入继续增加,达到258.01亿元(1936年币值),比1920年同比增长1.53%,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39%[16 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经济发展》,P99]16。
经济结构继续发生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36年农业产值为199.22亿元,工业产值为105.9亿元,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20年的23.8%提高到34.7%,其中近代工业为32.19亿元,手工业为73.71亿元。近代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例由1920年的不到20%增加到30.4%[ 刘国良:《中国工业史》,近代卷,P268]。
从中外产业资本的力量对比上看,1936年中国资本的产值为26.09亿元,占总产值的63.2%,较1920年增长了9.0%;外国资本产值为15.16亿元,占总产值的36.8%,较1920年增长了3.9%[ 丁长清:《试论中国近代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南开学报》,1984年第6期,统计范围包括近代工业、矿业、运输业中中外企业的产值,1936年不含运输业中中外企业收入数,是根据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6年的收入数,按1933年运输业中中外企业产值比例数字算得]。
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进口替代战略的推动下继续增长,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贸易额有所萎缩,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又有所提高,名次也有所提前。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包括经由香港的间接贸易)如表3:
表3 1933-1936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按国别)
进口 年份 总计(千美元)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苏联(%) 香港(%) 东南亚(%)
1933 354517 22.11 11.45 9.84 8.03 1.63 3.59 20.00
1934 347893 26.39 12.11 12.32 9.07 0.83 2.88 15.58
1935 333150 19.03 10.69 15.19 11.25 0.84 2.21 16.95
1936 279752 19.70 11.74 16.31 15.96 0.13 1.89 12.97
出口 年份 总计(千美元)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苏联(%) 香港(%) 东南亚(%)
1933 161321 18.48 7.96 15.65 3.40 0.97 19.75 5.75
1934 181008 17.63 9.30 15.16 3.58 1.05 18.85 6.65
1935 208868 23.67 8.58 14.24 5.02 0.74 16.47 4.71
1936 210002 26.36 9.18 14.48 5.54 0.60 15.07 4.86
贸易收支 年份 总计(千美元) 美国(千美元) 英国(千美元) 日本(千美元) 德国(千美元) 苏联(千美元) 香港(千美元) 东南亚(千美元)
1933 -193196 -48563 -27737 -9628 -22980 -4229 19146 -61614
1934 -166885 -59903 -25287 -15425 -25080 -980 24111 -42175
1935 -124282 -13961 -17675 -20852 -26986 -1255 27013 -46637
1936 -69750 240 -13553 -15216 -32999 881 26370 -26088
资料来源:Table1,Kubo,Toru: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sia,1930s-50s,2002,P3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对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追求以及保护性关税的实行,中国的进口额逐年下降,出口额却逐年提高。虽然贸易收支尚未达到平衡,仍为逆差,但是明显呈现逐年减少。1936年时的逆差额只相当于1933年时的1/3左右。与美国、英国、苏联和东南亚的贸易逆差基本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对美国和苏联的收支在1936年转为盈余。对香港的贸易收支在1933-1936年一直为盈余。而美国、英国、苏联、香港和东南亚占到中国进口额份额超过50%,对这些国家的贸易收支的改善直接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
1930年以后,外资基本上处于撤资的状态,这就说明这些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由国内企业进行的,而不是由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的。进口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轻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但是这种下降因国而异。如美国、德国等向中国的轻工产品出口并不是很多的国家,这种下降并不太大,但是另外一些国家却明显受到影响。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对华出口在这一时期减少不过3000万元,而日本却减少了18
免费的20世纪初中国进口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