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帐号: 密码: 注册 | 登录
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开题报告 -> 学前教育开题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农业推广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材料工程管理原创范文
·工业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航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原创范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原创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汽车技术服务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质量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学前教育专业文档范文

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Ktbg1166 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选题目的:焦虑是童年期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涉及轻重程度不同但可相互过渡的一系列情绪。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他们在面对压力或内心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无力解决的局面,从而产生焦虑。适当的焦虑水平是促使儿意更好地完成任务的动力保障,..
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Ktbg1166  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选题目的:
焦虑是童年期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涉及轻重程度不同但可相互过渡的
一系列情绪。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他们在面对压力或内心冲
突时,往往会出现无力解决的局面,从而产生焦虑。适当的焦虑水平是促使儿
意更好地完成任务的动力保障,但过度焦虑就会产生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最
为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之一,它会使儿童出现许多行为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儿
童的心理健康。焦虑作为一种内向型心理行为问题,其自身具有较高的掩蔽性
和内隐性,往往会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从而使许多过度焦虑的儿意因得不到
及时的帮助而最终导致其焦虑状况严重化。因此,研究儿童的焦虑状况可以加
深家长和教师对于儿童焦虑的认识,促使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轻或消除
儿童的过度焦虑体验。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婚姻关系为纽带
的社会细胞。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作为最重要的家庭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影
响着幼儿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因此,本研究拟探明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态
与幼儿焦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以改善幼儿的心理
健康状况。
2、选题意义:
焦虑是幼儿经常体验到的消极情绪之一,过度焦虑会引发焦虑障碍,并会
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应激源的
增加,幼儿焦虑更是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我国目前较少有研究系统地考察幼儿
焦虑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家庭人际因素的关系。本研究能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
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一方面,本研究能进一步丰富有关
幼儿焦虑的理论,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幼儿焦虑的本质及其产生原因的认识;
另一方面,本研究在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
对于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焦虑作为儿童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指儿童在认识到内外部刺激对
自己存在某种威胁,或者自己无法达到某种目标、克服某种障碍时所感受到的
由紧张、焦急、担心、恐惧等交织而成的不良情绪状态。适当的焦虑水平
是促使儿童更好地完成任务的动力保障,但过度焦虑就会产生焦虑障碍。焦虑
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之一,它会使儿童出现许多行为问题,从而严
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幼儿焦虑是成人焦虑障碍的危险性因素,
它的产生与家庭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父母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作为最重要的
家庭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对幼儿焦虑产生影响。但目前有关幼儿焦虑及其家
庭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局限于国外,故本研究欲弥补国内研究的不足,以中国学
前儿童为被试进行两项实证考察,即在探讨幼儿焦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
步揭示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以期探明影响幼儿焦虑的
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减轻或消除幼儿的过
度焦虑体验,促进幼儿情绪的健康成长。
研究一以小、中、大班幼儿为被试,采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
的中文修订版,来考察幼儿焦虑的发展特点。
研究二以小、中i大班幼儿为被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部分)、Q—set
分类卡片及(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的中文修订版,来考察父母婚姻质量、
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上述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幼儿焦虑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小班幼儿的焦虑总分显著高于中班
和大班幼儿。在幼儿各具体焦虑症状中,仅有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存在显著的年
龄差异,小班幼儿的强迫性神经症障碍显著高于中班和大班幼儿。
2除躯体伤害恐惧外,幼儿的焦虑总分及其他各焦虑症状均不存在显著的性
别差异,女孩的躯体伤害恐惧显著高于男孩。
3幼儿最高水平的焦虑症状为躯体伤害恐惧,其次为分离焦虑和社交恐惧,
再次为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和广泛性焦虑。
4后期创伤性压力障碍在幼儿群体中的发生率很低。
5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焦虑关系密切,其中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法等与幼儿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低婚姻质量组的幼儿焦虑显著高于高婚姻质量组。
    我国研究者也进行了许多类似的研究。如罗增让(1998)发现,儿童的多种
焦虑症状(如分离焦虑)均与父母关系紧张有关。俞国良和金东贤(2003)在
考察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时指出,没有行为问题
幼儿的父母,在性格相容性、问题解决和性生活方面都显著优于有行为问题幼儿
的父母,不良的父母婚姻关系会诱导、引发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戴晓阳等
人(2007)的研究也证实,离异的家庭背景在不同程度上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人
际信任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国外研究现状
儿童焦虑最轻的是不安和担心,其次是害怕和惊慌,最重的是极端恐惧等。从表
现形式看,儿童焦虑至少包括三种成分:特定的主观情绪体验(自我感觉方面)、
一定的行为表现(行为方面)、特定的身体反应模式(心理、生理方面),这三
种基本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长期以来不同的理论学派对于焦虑的论述屡见不鲜,其中也不乏对儿童焦
虑的阐释。最早的焦虑理论始于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哥尔。他在《恐惧的概
念》一书中明确指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当人
面临多种选择时,会产生一种不确定性,进而导致焦虑体验的发生。同时他还
指出,焦虑的产生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当儿童尚未形成自我意识之
前,他们只有害怕而无焦虑。一旦自我意识形成,儿童就会有独立的倾向以及
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焦虑也就随之出现。
自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以后,对焦虑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当首推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初,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里
比多”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来,弗洛伊德提出“焦虑信号理论”,
将焦虑视为自我将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当作危险信号去反应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机
制。他认为,“忧虑在儿重心理学中是一种很普通的现象”,“儿章具有一种强烈的真实焦虑的倾向”。在日常情境中,儿童焦虑是源于“里比多”无法得到发泄,
并且大多数是儿童出生时与母亲分离的原始焦虑的复现。
继弗洛伊德之后,霍妮和沙利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焦虑
理论。霍妮认为精神分析应超出本能和遗传心理学的范围,把社会文化因素引
入精神分析。在她看来,儿章的基本焦虑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焦虑就是“一
个孩子在一个充满潜在敌意的世界里所抱有的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亲子关
系失调会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并进而引发儿童的焦虑情绪。
与霍妮相似,沙利文也认为焦虑是由人际关系破裂造成的,但他特别强调
重要他人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重要他人是指那些通过反应性评价传递文化
标准的人,如父母、教师等。儿童是通过重要他人的反应性评价来界定自己的,
当儿童获取需要满足的方式受到或者有可能受到重要他人的谴责时,儿童就会
丧失人际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儿童所感受到的焦虑强度与谴责者的重要性
及态度的严厉性有关,谴责者越重要(如母亲),态度越严厉,儿童的焦虑就越
强烈。同时抚养者所产生的焦虑张力也会通过“移情联结”,引起儿童的焦虑。
在日常人际情境中,大多数儿章都会产生轻度焦虑,焦虑促使儿童根据重要他
人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严重焦虑只有婴儿和心理病态的人才会感受到,它
能使个体丧失记忆,忘却那些导致严重焦虑的事件。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深受克尔凯哥尔和弗洛伊德的影响,他认为焦虑
乃是“人对威胁他的存在、他的价值的基本反应”,是一种不确定性和无依无靠
的感觉。焦虑与恐惧不同,恐惧并没有直接威胁到人的基本价值,而焦虑危及
到人格的核心,它不但可以影响生理系统的正常功能,且可以打击人的心理结
构,歪曲人的意识,采用病态的防御机制等。焦虑可分为正常与病态两种。正常与病态的划分依据并不在焦虑自身,而在于个人对焦虑所作的反应,所谓正
常的焦虑,指的是勇敢地面对焦虑、采用建设性的方式面对和消除焦虑。所谓
病态的焦虑乃是指个人消极地躲避焦虑.从而损害个人的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焦虑的起源是因为个体在幼年的时候没有得
到养育者的无条件的、积极主动的关注,作为回应,个体会对自己提出过高的
要求,这样的人在长大之后,就会发展出一套苛刻的自我评判标准,称之为“价
值条件”(Conditions of worth),为了达到价值条件,人们不断的歪曲和否认自
己的真实体验。这样,即便在成功的时候,人们仍然会感到焦虑。这个问题的
解决在罗杰斯看来就是要通过发展人际关系中的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
情来解决。
以上理论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儿童焦虑的本质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相应的
阐述,其中大多数研究者指出,儿童焦虑的产生与其周围人际关系(特别是亲
子关系)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拟从儿童最经常接触到的家庭人际关系
入手,揭示影响儿童焦虑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以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
措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人类发展的生态学模型"。他强调“发展的生态学"的
重要意义。其中“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
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
成。儿童发展受到多个系统的交互影响,家庭就是儿童所直接体验到的微系统
之一。家庭本身也包括多个子系统,如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它们对于儿童
的发展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有关婚姻质量的研究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 70年代进
入最为活跃的时期,而中国学者则是在90年代初才开始涉及这一问题。国外对婚姻质量的研究主要分为个人感觉学派和婚姻调适学派。个人感觉学派认为婚姻质量主要指夫妻双方对于自己婚姻的满意程度,也就是对于婚姻的主观感知质量,是一种内在层面对于婚姻关系的整体感型;婚姻调适学派则强调婚姻质量的客观性,认为婚姻质量就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各方面的协调性、家庭功能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可以通过第三者按社会标准进行客观评价。虽然在婚姻质量的概念界定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被理论界所公认的权威定义,但多数学者的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认为婚姻质量是婚姻双方的主观满意程度与婚姻关系的客观和谐程度。Olson婚姻质量问卷既包括主观感受指标(如婚姻满意度等),
又包括客观指标(如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业余生活等),它以当事人的主
观评价为主,强调夫妻双方对婚姻的主观感受及婚姻中客观事实的描述,从主客
观两方面对婚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很好地揭示了婚姻质量的内涵,故本研究将
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被试的父母婚姻质量作综合评定。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父母婚姻质量对于儿童的行为问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在整个童年期,父母婚姻关系不好会使儿童很痛苦1101。他们哭泣、愤怒,
感觉不适、焦虑。不良的婚姻关系会显著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观察父母冲突
时所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儿童形成自己关系模型的主要途径。父母婚姻冲突及离异
会对儿童的社会适应造成负面影响。无法应付父母间的冲突,感到不快乐的
儿童将更容易变得恐惧和焦虑。如Katz等人(1993)的研究发现,父母婚姻关系
的好坏,与幼儿的反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等外在问题行为和焦虑、不安等内部问
题行为之问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父母婚姻质量较差的家庭环境也是儿童产生
社交焦虑的危险性因素。spence等人(2002)通过对4434名儿童及其家庭的追踪
研究指出,幼年时父母婚姻关系痛苦和婚姻破裂会增加儿童在青春期出现焦虑、
抑郁症状的危险。

二、^范文提纲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儿童焦虑的含义及相关理论研究
2儿童焦虑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儿童焦虑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
3.1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焦虑的相关研究
3.2亲子依恋与儿童焦虑的相关研究
3.3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儿童焦虑的相关研究
4问题提出
5研究意义
实证研究
(一)幼儿焦虑的发展特点
1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二)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1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三、研究反思
1本研究存在的局限
2未来研究展望
研究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1】1 Strauss,C.C.,Frame,C.L.,&Forehand,R.L(1987).Psychosocial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in children.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16,235-239.
【2】Chansky,T.&Kendall,P.(1997).Social expectancies and self-perceptions in anxiety-disordered children.Journal ofAnxiety Disorders,11(4):347—363.
【3】Wood,J.J.(2006).Effect of anxiety reduction and on children’S schoo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adjustment.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3(2):416.
【4】赵金霞.(2006).4—6岁儿童的焦虑、人际认知问题解决及两者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范文,4月.
【5】徐安琪,叶文振.(1999).中国婚姻质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月.
【6】Glen,N.D.(1998).The course of marital SUCCESS and failure in five American 10-Year marriage cohorts,Journal ofMarriage and the而m//y,60(3):569-576.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2月.
【8】Dadds,M.R.,&Powell,M.B.(1991).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global marital adjustment to aggression,anxiety,and immaturity in aggreSSive and nonclinic children.Journal of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9,553-567.
【9】Emery,R.E.(1982).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the children of discord and divorce.Psychological Bulletin,92(2):310-330.
【10】Cummings,E.M.(1994).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functioning.Social Development, 3(1):6_36.
【11】Cummings,E.M.,&Wilson,A.(1999).Contexts of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emotional security:Explor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n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conflict from the children’S perspective.Conflict and cohesion in families:Causes and consequences.一U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05·129.
【12】Kelly,J.B.(2000).Children’S adjustment in conflicted marriage and divorce:A decade review of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Adolescent Psychiatry,39(8):963—973.
【13】Fincham,D.F.,Grych,J.H.,&Osborne,LN.(1994).Does marital conflict cause childmaladjustment?Directions and chaUenges for longitudinal research.Journal o[Family Psychology,8.128—140.
【14】Katz,LF.,&Gottman,J.M.(1993).Patterns of marital conflict predict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9:940-950.
【15】Peleg-Popko,Oral D.,Reuven.(2001).Marital quality,family patterns,and children’S fears and social anxiety.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3(4):465-487.
【16】罗增让.(1998).儿童焦虑内容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1(1):88.90.
【17】俞国良,金东贤.(2003).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心理科学,26(4):608-61 1.
【18】戴晓阳,曾宇霞.(2007).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范文集.
【19】张文新.(1999).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月.
【20】Cook W L (2000).Understanding attachment security in family contex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8(2):285—195
【21】王振宇.(1992).儿童社会化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51-153.
【22】于海琴.(2002).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80-83.
【23】Wilkinson,R.B.,Walford,W.A.(2001).Attachment and personality
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adolescent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31(3):473—484.



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暂无...
上一篇: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目的-开题报.. 下一篇:早期阅读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叙事..
点击查看关于 父母 婚姻 质量 亲子 依恋 幼儿 焦虑 关系 研究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
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情况的年级..
大班幼儿的社会认知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
适应幼儿园教师特点的有效管理——试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评价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现状的调查-开题报..
论幼儿两面派行为的教育策略-开题报告
美术欣赏活动对学前儿童和谐观念发展的..
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