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开题报告 -> 法律范文开题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农业推广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材料工程管理原创范文
·工业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航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原创范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原创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汽车技术服务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质量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法律法学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法律法学专业文档范文

论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问题与对策_开题报告

Ktbg1282 论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问题与对策_开题报告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实践的持续深入,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焦点问题。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于地缘特征、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统观念、利益关系等因素使其具有..
论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问题与对策_开题报告 Ktbg1282  论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问题与对策_开题报告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实践的持续深入,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焦点问题。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于地缘特征、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统观念、利益关系等因素使其具有独特性。完成这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必然涉及一系列法律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丽水市位于浙闽隆起区组成部分,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573座,1500米以上山峰244座。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势以中山、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间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丘陵地貌为主,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设1个市辖区:莲都区,7县: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代管1县级市:龙泉市;总面积17298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18.6万人。村庄分布数量多、规模小、集聚散、地形杂等特点非常明显。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中氨、氮等有机质含量高,收集与处理相对困难;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增大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造成农村环境和农村水源的潜在安全隐患,还加剧了淡水资源的危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进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是目前丽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来源
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包括家庭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总称。主要包括厨房炊事废水(淘洗用水、泔水等)洗衣洗浴和厕所污水、家养蓄禽粪便、废水等。农民家庭生活设施是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而且不同生活设施对生活污水的质量和数量具有不同的影响。根据农村污水来源不同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是厨房污水,多以洗淘水组成。这类污水的成分含有米糠菜屑等有机物,还含有大量的动植物脂肪和钠、醋酸、氯碘等多种元素。随着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污水中油类成分大量增加,不利于净化处理。
(2)农村水环境每况愈下,潜在威胁较大由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淡薄,加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洗涤品的大规模使用使农村生活用水中磷的化学成分大大增加,带来较为严重的磷负荷。人粪尿经化粪池处理率仅为12.9%。而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基本为零。据调查,全市农村里的重要湿地系统———池塘的水质已很少有3类水以上水质,基本为4-5类水,一些畜禽养殖比较多的村甚至是劣5类,湿地生态系统已遭受严重破坏,丧失了原有水体的自净功能。
(3)畜禽业排污总量大,局部地区受污染严重据调查,丽水市农村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65.16%,直接排放畜禽粪尿量为92.65万吨/年。畜禽污水产生总量516.93吨/年,均排放到区域各水系中,其中大溪排入约125万吨。在各类畜禽养殖中,猪的粪尿和污水产生量最大,粪尿占总粪尿产生量的68.23%,污水产生量占总量的66.9%。此外,一些养殖业集中的区域,局部污染严重。如莲都区碧湖镇三峰村,是一个养猪专业村,全村700多人口,猪存栏量在万头以上,村里村外尽是养猪场。整个村庄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目前村40米地下水皆不能饮用,生存环境恶劣。松阳县城东结合部,集中了近十户养殖场,存栏量近万头,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周围环境恶劣。
(4)秸杆和香菇废菌棒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丽水市秸杆农业利用率(指秸杆还田、培植蘑菇、填栏、用作饲料等用量)为67.75%,秸杆焚烧率为10.72%,秸杆废弃率为21.53%。同时丽水还是生产食用菌的大市,年种植香菇4亿段左右,废弃的菌棒是香菇种植区农村的重要污染源。而全市垃圾集中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不到10%。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污染大气和水体,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三、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
丽水农村分布广,各乡镇、村人口相差较大,多则上万户,少则几千户、几百户,而且污水日变化系数大日污水流量不连续。农村地形复杂布局分散这就增加了对污水收集处理难度。如果按照城市集中收集污水的处理模式,将运送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这就要求庞大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基建投资与运行维护费用都很高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承受。另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对水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观念淡漠加之农村生活环境差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并且很少愿意去农村长期工作定居,因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较为困难,即使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也有较大难度。
与其他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分布合理、功能齐全的地区相比,丽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配套设施及农民水污染防治意识体系、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建设就存在一定差距。过去长期以来,既缺乏分散处理,也没有集中处理,导致农村大量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造成污染。与城镇生活污水相比,虽然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但是如果对农村生活污水不能及时处理,必然对海水和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生态新区、打造丽水大花园的必然要求
至2015年来,丽水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增完成150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实用、维护简便、循环利用的生活污水治理工艺,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充分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辐射效用,坚持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庄优先接入污水处理厂。鼓励人口集聚和有条件区域建设有动力或微动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至2017年,全市完成2461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43.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达到85%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以县为单位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收集率、负荷率和达标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体系全覆盖,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质分类处理。
尽管丽水市在农村环境整治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在农村污水治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四、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问题
(一)农村污水治理专项立法缺失。我国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法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水法律件、行政法规20件、地方性法规160多件和水利部等部门规章90件、地方政府规章170多件和规范性文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1984年11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再次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就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城镇水污染的状况已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以上法律法规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基本都是建立并依托城镇模式,并未按照实际对水资源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并以成文的形式加以确定,从而使农村水资源保护就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一些不法分子就自然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污水排放,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以上这些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和严重。
(二)农村污水治理的法律强制力不足。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水资源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有关农村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有增加趋势,迫切需要依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水资源保护立法、水利部门和丽水市地方规章以及配套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丽水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制定出法律原则性和地方发展灵活性相结合的政策法规。从国家立法层面来看,现行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已较为全面地涵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但立法指向层次高,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直接针对处理农村水污染问题的立法甚至存在缺陷,立法机关对农村水资源造成污染的诸多行为责任,在惩处方面尚未加以明确规定,对不接受制裁的污染责任人应当承担何等法律后果也未能细化责任。在执法方面,对于行为人污染农村水资源的法律惩处方面,执法机关缺乏应有的强制力度和完善执法保障,从而导致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轻视,进而可能加重农村水污水的程度和范围。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制不顺。农村治污涉及面广,丽水市除村庄整治由市农林与农村委员会牵头实施外,爱卫、水利、环保等部门也在农村些区域开展生活污水治理,部门职能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同时,区域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在建设时,对周边农户的生活污水纳管布局欠考虑、不到位。
(四)农村生活治理法治理念淡漠。在漫长的社会中,人们形成了一种比较悠闲的生活节奏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对于大自然消纳污水的能力往往加以无限的放大,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够重视,防污治污理念淡漠,更不会上升到法治理念的层面认识这个问题。但是,目前显示生活实践中农村生活用水造成污染严重程度及其治理问题复杂性、艰巨性,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改变这种现状。然而,相对于我市消除劣Ⅴ类水质战略、五水共治战略等带来现代思维对传统农村文化的冲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法治理念有着先天不足。政府先关法律法规、政策及防污意识方面宣传广度、力度及其效度,都远远没有达到全面治污防污的程度。    
五、丽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法律对策
(一)填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立法空白,重点遏制污染主体的违法行为。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发生的主体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因监管不力导致污染主体;二因随意排污导致污染的主体。前者多因为监管职责疏忽,后者多因利益驱使或缺乏相关知识导致,但两者造成污染的程度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健全和完善相应法规,遏制这两种行为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通过立法明确农村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农村水资源提供处理技术上的支持,制定出符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污水处理设施标准;二是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规划,将农村水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三是适当增加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立法明确农村水资源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环境执法。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重污染行业企业、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污染等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对污染排放较重、不符合产业政策或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低、小、散”企业和各类小型加工场进行清理整顿。继续推进违反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的问题及废水直排企业调查整治专项行动。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定期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加大综合惩处和处罚执行力度,建立环保领域非诉案件执行联动参与机制,尽快推动建立“裁执分离”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执行机制,依法支持“裁执分离”后行政机关采取的组织实施措施,对行政处罚、行政命令执行情况实施后督查。
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机制,提高农村水资源保护利用率。
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排放源的治理难以取得实效,除了传统生活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因素之外,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利益的诉求。从微观方面看,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需求而要求社会提供的资源和条件;从宏观方面看,利益则是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社会主体为了自身持续发展需求面要求社会或他人提供的资源和条件。因此,为了防止农民个人利益与农村环境公共利益之间产生神突而对农村生态产生的不良影响,就必須从整个环境保护的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际和因素,以协调各治理主体的利益为宗旨,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1)健全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管理农村生态环境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建设;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乡镇政府的职能应转到公共服务方面,如搞好村镇规划、办好教育、保护好生态等,其中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其重要职责,要做到有职能、有人抓、有制度、有投入、有考核。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用典型案例说明污染的危害。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安全卫生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转变生产方式,不因经济贫困则“树乱砍、水乱截、矿乱开、沙乱挖”,不因眼前利益则置长远利益而不顾,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2)出台一系列城镇多村整治活动。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政府制力保障情施,达到发展城乡一体均发展的目的。所以在农村水资像保护过程中尤其要转变传统、陈日,封闭的观念,坚持以农村建设注重, ,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念。在积极利用和借鉴市水治理管网建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章立制,通过制定新区地方性法规,完管农村水资源保护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水资源保护优惠措施实施的力度,尽快改变目前农村落后于城区的水资源保护现状。最大限度地协调、维护、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村合法合理的利益,促进城乡水资源保护、经济与生态利益全面均衡均和一体化发展。
(三)全面培育治理主体的法治自觉,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理念。所谓治理主主体的法治自觉,就是治理主体懂得和明白法治农村污水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依法治污具有自知之明,对违法污水治理行为有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具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对依法治污工作的重要性具有高度的认识和自觉性。
农村生活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既有经济的,也有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既有农村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农村外部的影响;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有显示利益的因素。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水资源环境的恶化,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体制化和制度化,对农村建设持续和谐推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态建设彰显出紧迫性。
一方面,由于我国环境问题最终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且解决农村环境管理问题多以事后监督和调节为主。反映在农村生态保护问题上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农民思想观念中也多是政府主导环境管理的理念,其在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表现是被动而不足。这种政府主导环境管理的理念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对权利的被漠视,不利于农村环境法治建设。而依法治理理念则是建立在社会各经济法主体平等、合作、协商基础上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这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与制约,有利于全面地培育农民的权利意识和公共事务管理参与意识,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保护法治化的程度。因而转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治理的传统理念,积极培育和树立农村污水依法治理理念,对于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依法治理具有积极而进步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转型升级,但由于区域和地缘特征,丽水市农村居住较为分散,并且多为乡镇,而生活用水普缺乏。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中形成了相对封闭、落后、保守的生活习惯。这就容易导致农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的接受、认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当地村民的支持、配合和参与,可以说,这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农村水污染防治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宣传媒介,大力宜传农村污水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民样众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污水治理观念,全方位构建丽水市农村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良好舆论氛围,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四)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要认真吸取违法排污等事件的深刻教训,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要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水污染联防机制,切实加强对环境敏感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偷排、漏排、直排企业,一律实行高限处罚和停产整治;对整治不到位的,一律依法予以关停。对由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导致违法排污行为猖獗,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责任追究,问责到人。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的环境污染案件,及时处理污染事故,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强化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和单位协作,健全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参与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各级环保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常设联络员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深入推进环保公安环境执法联动,会同公检法机关集中力量查处、起诉和判决一批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曝光一批涉及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的典型案件。
(五)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强化“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
加强宣传教育,把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客观规律的认识。依托全市中小学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为排污单位提供水污染防治政策、法律、法规咨询,引导履行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建立企业环保自律机制。支持民间环保机构、志愿者开展工作。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开展建设环保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活动,推动节约用水,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
结语
总之,推广农村污水治理,不仅要因地制宜开发新技术,更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与体系,才能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长效运行,实现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和达标排放,有效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水污染现状。



引言(为什么写这个题目,你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来源 
 三、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
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农村污水治理专项立法缺失 (二)农村污水治理的法律强制力不足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制不顺
(四)农村生活治理法治理念淡漠 
四、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对策 
填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立法空白,重点遏制污染主体的违法行为。
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机制,提高农村水资源保护利用率。
全面培育治理主体的法治自觉,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理念。
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构建全民行动格局,强化“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  五、结语

三、参考文献
(10篇以上)
著作:
[1]黄锡生.张显云.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 J ] .水利经济 , 2008:61-64;
[2] 李义松,陈昱晗.转型背景下我国农业面源水污染防治立法实施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441 -443[3] 何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府取研究一一以金华市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范文,2014
[4] 杨善越,何冰冰.浅谈大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水能经济,2016,0(2):326-326.
[5] 冯智星,李珍珍,罗志荣,谢庆文,礼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综述一一以顺德为例[J]广州环境科学.2013(03)4-9,35
[6] 范彬.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水工业市场,2010(01)-24-27 
[7] 林蔚.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55-259
[8] 黄幼钩,李荣生,徐建英.杭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49-52
[9] 亓玉军,魏英华,侯述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6):98-107
[10] 蔡鲁样.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5(05).55-56
[11] 梁露露,农村环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6):67-72
 




论浙江丽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法律问题与对策_开题报告......
上一篇:浅析行政诉讼的类型研究_开题报告 下一篇:行政协议效力确认的审查规则——..
点击查看关于 浙江 丽水 农村 生活污水 治理 法律问题 对策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