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开题报告 -> 法律范文开题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农业推广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动物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室内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材料工程管理原创范文
·工业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航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原创范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原创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汽车技术服务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设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质量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法律法学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法律法学专业文档范文

浅论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必要性_开题报告

Ktbg13080 浅论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必要性_开题报告(一)研究历史背景民事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所谓民事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民事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民事纠纷时重视民事证..
浅论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必要性_开题报告 Ktbg13080  浅论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必要性_开题报告

(一)研究历史背景
民事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所谓民事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民事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民事纠纷时重视民事证据并自觉运用民事证据的心理觉悟。也就是说,民事证据意识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中,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有目的地创造、收集、提供与运用证明材料以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维护自身和他人权益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处理民事纠纷的过程中,有效的民事证据既能够促进民事纠纷迅速、公平地解决,又大大减少当事人对民事纠纷精力的投入及司法资源的占用。
然而,由于历史传统问题,导致我国公民民事证据意识一直比较淡薄,甚至可以说是到了缺失的地步。姜红在《古代证据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折射》中指出,虽然早在西周时期,刑事诉讼(狱)与民事诉讼(讼)就已分开,尽管民事诉讼中所需证据由当事人自行举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刑事诉讼模式的影响,民事诉讼中职权主义的色彩极为严重,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权利无任何保障,司法机关亦包揽了调查取证的任务。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司法实践中,官方取证的意识深入人心。
•
(二)研究现状
随着当代社会法制建设的越来越完善,人们与官司接触的也越来越频繁,然而原告由于缺乏民事证据意识,没有充分民事证据导致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例屡见不鲜,普及民事证据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司法实务界关注的民事证据热点问题。然而,综合近期我国有关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刘凌、章勇在《浅论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塑造》中指出,司法实践中,很多情况下,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生民事纠纷时,往往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或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即便实体法的规定对他们有利,但最终却不得不担负败诉的结果。作者发现,在不少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所以败诉只是因为在诉讼中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并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证据缺乏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其民事诉讼证据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证据直接决定诉讼结果主导地位认识不足;二是对自己在诉讼中承担的举证责任缺乏必要的了解,三是在证据收集和运用的有效性上把握不够。
王利明在《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中指出《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但该条对于造成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不能收集的证据的“客观原因”并没有作明确具体的解释,尤其是对法院认为确有必要收集的情况没有作出严格的限制,从而这一条款在实践中往往被过分扩大解释,法官因此而享有了主动收集调查证据的极大的权限。这既是我国公民民事证据意识淡薄的体现,也是导致这一现状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国公民民事证据意识中的对证据“三性”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偏差。就合法性而言,王建波在《偷拍偷录的音像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谁说的合法依据?》中指出,《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证据种类,其中第三项是“视听资料”,但是该法以及最高法院关于该法的《适用意见》和有关司法解释,都并未对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取得的视听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及其证明力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在《民事诉讼法》颁布四年之后,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批复(法复[1995]第2号)中规定:“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从而否定了私自录制的录音资料的证据资格,将录音取得的证据资料的合法性标准限定在经对方同意。但是司法实践很快证明了这一批复规定的不合理之处。2001年12月21日,最高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2002年4月1日起施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0条规定了具有完全证明力的证据种类,其中第三项:有其它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82条:“本院过去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从而否定了1995年给河北高院的批复。同时第68条规定了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   
二、范文提纲
一、民事证据意识的含义
二、公民民事证据意识的现状
三、公民民事证据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历史因素
2.媒体影响
3.教育宣传未普及
4.超职权主义的影响
(二)自身因素
1.厌讼、畏讼心理
2.程序意识淡薄
3.对律师的“万能”心理
4.对法院取证的过分依赖
四、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必要性
(一)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社会必要性
1.降低诉讼发生几率的有效方式
2.缓解司法资源紧张的一大法宝
3.法制建设的必走途径
(二)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个体必要性
1.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2.减轻诉讼成本的有效手段
(三)民事证据意识不足的危害
五、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途径
(一)强化宣传民事证据意识的媒体力度
(二)列入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事项
(三)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
(四)法院入校、进村、进社区定期宣传
三、参考文献
[1]刘凌, 章勇. 浅论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塑造[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5(1):47-49.
[2]邹婷. 公民的民事证据意识初探[J]. 今日湖北月刊, 2011(6).
[3]杨彦增. 清至民国时期黔东南苗族民众的证据意识及其启示[J]. 理论月刊, 2014(11):96-100.
[4]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 2007:702-726.
[5]姜虹.古代证据意识在现代社会的折射[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06(2):57-60.
[6]王利明. 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J]. 法学, 2004(1):80-94.
[7]王建波. 偷拍偷录的音像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诉讼的合法依据?[Z]. 凤凰博客. ://blog.ifeng.com/article/3027601.html,2009年8月6日
[8]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手册编委会.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M].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5.
[9]廖国伟.黄慧. 借款不取借据 证据不足败诉[Z]. 宾阳县法院网.  ://by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702,2012年10月29日
[10]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实用版[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11] 韩琳. 浅析证据意识[J]. 安康学院学报, 2005, 17(6):23-26.


浅论普及民事证据意识的必要性_开题报告......
上一篇:浅谈劳动就业制度中的疑难问题及.. 下一篇:浅论南海争端的国际法问题_开题报..
点击查看关于 普及 民事 证据 意识 必要性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