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当前投资新形势-开题报告一、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的投资需求及热情明显增加,这对如何应对当前投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与人们对证券投资不了解的矛盾日益突出,专业知识的严重不足和投资失败率高或收益率低的现象比较明显。房产、基金、..
如何应对当前投资新形势-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的投资需求及热情明显增加,这对如何应对当前投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与人们对证券投资不了解的矛盾日益突出,专业知识的严重不足和投资失败率高或收益率低的现象比较明显。房产、基金、理财、信托等产品五花八门,近一年来降息、降准频繁,利率市场化趋势明显,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准新兴产业及主题投资机会,从而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率成为证券投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证券投资,降息,利率市场化,风险,新兴产业,主题投资机会 二、范文提纲 一、如何理解近期投资市场 (一)降息对近期市场的影响 理解近期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自2014年末至今,央行分别于14年11月22日、15年2月28日、15年5月10日、15年6月27日、15年8月25日、15年10月23日共经历六次降息。对应次日沪指表现三涨三跌。与此同时,对比53万亿储蓄、44万亿债市、26万亿银行理财和私人银行行,不难发现股市19万亿自由流通还很小。 从经济周期来看,明年上半年仍可能继续双降,因此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不会变化,降息周期还在继续,中长期来看市场仍有向上空间。有助于货币剩余的改善。M2的增速减去GDP的增速减去通胀的增速,短期货币剩余,也就是流动性进一步宽松;无风险收益率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得阶段性的股市和债市能继续迎来一段好日子。 双降是普惠式的,主板和创业板将更均衡,对成长股、转型的方向也将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当然,更直观地影响房地产、券商、保险等,融资端压力减小;投资端机会增加。降准降息对于当下形势严峻的实体经济来说也意味着重大的利好,通过降息降准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对经济回升比较有利。对股市来说,通过降息降准让理财产品等其它投资渠道的收益进一步下行,权益类资产有望提高配置,可以会带动市场进一步上攻,反弹的节奏也会加快。 (二)利率市场化的机会与风险 近年来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及其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趋于弱化,对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国际国内实践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进行,这样存贷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显著上升。当前,物价涨幅持续处于低位,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 10月23日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可谓意义深远!这在中国金融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未来的各行各业以及投资行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美国于1986年4月利率彻底市场化,中国迟了将近30年。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利差保护时代”将成为历史,中小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差作为高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新一轮银行兼并重组序幕或将拉开。 以前不论老百姓到哪家银行存钱,利率都是相同的。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差别化经营,不同银行同一种币种和档期将会执行不同的利率,同一银行相同的币种、相同的档期可因存款金额的大小有几种存款利率档次,普通人可以选择利息更高的银行。不过,存款利率上限并不意味着存款利率就会因此立即飙升。首先,我国现在总体上流动性是宽裕的,利率不具备迅速走高的条件;其次,央行仍然会采取窗口指导、自律机制等方式,对存款利率进行合理引导。从表面上看,存款利率放开,对于手头有闲钱的老百姓来说,似乎多了一个理财的渠道。但存款利率放开后,虽然短期可以让储户享受存款利率上升的红利,但银行不倒的铁饭碗制度也将成为过去。这就意味着储户选择银行存款在考虑利率高低的同时,同样需要考虑银行在付出高利率的同时是否存在经营上的风险,是否会因为以高利率吸储抬高成本后出现倒闭的可能。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在名义利率比较齐全的20个国家中,15个国家名义利率上升,5个国家名义利率下降。长期看,银行利率水平会根据经济周期起伏,“市场化”不等同于持续上升。不过存款利率市场化,并非所有居民都会增加收入。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后,贷款利息也会上调,因此月供族、刷卡族需要支出的贷款利息即债务负担也增加了。 当下,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降至1.5%。也就是说存入一年定期存款1万元,一年后的收益为150元。1.5%的定存收益,已经远远落后于一些股票的股息率。高股息率股票的投资价值显现。定存就不如买股票。 股息率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一般说来,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而截至10月23日收盘,有215只沪深A股的股息率高于1.5%,也就是说不考虑股价变动因素的话,买上述215只股票的股息收益就高于定存的收益。其中股息率最高的前三只股票为方大特钢、格力电器和上汽集团,股息率分别达到12.48%、8.24%和7.32%。此外,在股息率排名前20名中,银行占据7席,农业银行股息率最高,达5.76%。 二、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投资风险 (一)通缩对投资的影响 当下实体经济增速持续跌落,综合衡量通胀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在三季度内由正转负,再度跌至-0.7%;加之企业的设备利用率普遍超低,效益恶化、利润持续负增长,经济已然位于通缩边缘。 通缩的危害超乎市场想象。其不仅推高实际利率、加剧企业融资困难,亦加重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债务负担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系统性风险。此外,价格持续走低是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威胁,而并非是那些产能过剩行业独有的困难,因此对调整经济结构也并无益处。长期的通缩会削弱所有企业投资升级、更新换代的能力。如果不能及时避免滑入通缩的泥潭,也会增加我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当务之急正是采取更积极、果断的政策宽松,同时配合一揽子的改革措施抵御通缩。 GDP平减指数三季度跌入负值区间,录得2009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值。整个2015年间, 其仅在二季度的时候勉强上升到0以上,其余均为负。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仅有两次出现过平减指数为负的情况。一次是在1998-1999年间,而当时我国经济处在宏观调控政策收紧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 GDP平减指数连续7个季度为负。伴随通缩,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速也一路下滑,从1997年底的10.3%,降到了2000年底的6.7%。另一次GDP 平减指数录得负值是在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我国的GDP 平减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录得-1.5%。但随后随着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出台,平减指数也迅速由负转正。除此之外,目前我国CPI, PPI等其它通胀指标亦出现加速回落的态势。自本轮经济放缓以来,CPI已经从2012年初4.5%左右降到了目前的“1”区间内。这比发达国家正常核心通胀水平还低。而PPI更是连续46个月负增长,为该数据公布以来的最长时期的负值,此外PPI的降幅之深,也仅次于2009年。 除了通胀指标之外,生产经营活动的其它数据也较为明显的指向通缩态势。央行5000家工业企业调查中的产能利用率指数从2013年开始出现明显下滑。通过财新PMI(原汇丰PMI) 中积压工作和供应商交货时间两个分项指标加权计算出的产能利用率指数年度均值也从2011年的52.0持续下降到了2015年至今的50.4,这也显著低于我国过去十年来的平均水平51.5。工业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着订单不足的困境。财新PMI 中的新订单指数在2015年前9个月当中的8个月中均落在荣枯线以下,反映制造业需求极度疲软。这种产能利用率低下,订单不足的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PPI CPI等指标走低恰恰是经济需求过度疲软带来的通缩的表现。
|
上一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问题.. |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 |
点击查看关于 如何 应对 当前 投资 形势 开题 报告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