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3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舞弊现象3
(一)人为编造或修改财务信息3
(二)通过账目处理变动经营成果3
(三)通过虚假报告达到考核指标4
三、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出现的动机和原因分析4
(一)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出现的主要动机4
1.偷税漏税4
2.增加融资4
3.获得特定资质4
(二)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4
1.相关法律建设不完善4
2.内部监管欠缺5
3.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5
四、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解决对策5
(一)加强法律建设和执行5
(二)企业健全内部监管5
(三)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6
(四)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税负6
结论6
内 容 摘 要
随着市场开放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内外部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存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诸多缺陷,其中就包含财务管理问题。当前,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出于逃避税收或者是增加融资方面的考虑,往往会在财务数据信息上做手脚,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在。这不仅导致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同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分析与解决这一课题,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舞弊现象;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现象发生的主要动机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分析及解决办法探析
一、前言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在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99%。中小企业数量繁多,发展迅速,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国家每年的半数收入都是中小企业群体贡献的。但是,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财务管理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发展水平较低,相关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都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导致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标准,容易形成管理乱象,为财务舞弊现象出现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相对而言,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更为苛刻,使得外部融资非常困难,且要承担与能力不符的税负,致使中小企业在重压之下采取财务舞弊手段来逃避税负、提升融资能力。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财务舞弊现象已经成为共相。为了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社会和企业必须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财务舞弊现象,真正提升财务质量,健全财务管理,这也意味着本课题具备研究的必要。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舞弊现象
(一)人为编造或修改财务信息
所谓财务舞弊,就是企业通过特定的方式,导致最终输出的财务信息存在不真实性,对财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给企业带来某种利益。简而言之,财务舞弊就是企业利用不正当手段,致使内部真实的财务数据无法完全呈现出来的现象。在中小企业内部,最常见的财务舞弊现象莫过于认为编造或者修改财务信息。所谓认为编造财务信息,就是企业财务人员在记录财务数据或者编制财务报告时,根据财务报告的具体使用对象,编制适合的财务数据信息,比如增加收入、虚增或者虚减利润等,最终呈现出来的财务信息与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而修改财务信息则是指中小企业在财务报告已经编制完成之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恶意对现有的财务报告加以修好,使得账面传递出与原先不一样的信息。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贷款资质,而修改财务信息的现象非常常见。
(二)通过账目处理变动经营成果
在财务处理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虚报,这也是中小企业内部较为常见的财务舞弊现象。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登记财务成果,是财务管理或者企业经营工作的必要环节。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企业财务账目处理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但是现实情况中,账目结果往往会受到人为操纵。比如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减少缴纳税费,会通过财务处理的方式,篡改和会计信息或者业务交易记录,从而导致账面上的经营成果发生变更,出现虚报财务信息的情况,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却很难从中发现问题。除此之外,财务人员在进行账目处理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例如填制虚假凭证,将私人费用项目处理成企业管理费用等,更有甚者,还会将私人 家庭花销修改为企业的招待费用。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存在通过账目处理变动经营成果的财务舞弊现象。
(三)通过虚假报告达到考核指标
一般而言,任何企业为了对经营过程形成约束和激励效果,会制定一些考核指标,并且考核结果往往是根据财务数据来衡量。无论是普通工作人员还是企业管理者,经常会为了应付各项考核,来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一方面,中小企业领导大多数非常重视企业投资成果,但是由于企业水平和平台限制,中小企业的投资成效一般不高。因此,投资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迎合领导,或者是应付内部考核,就会选择对投资过程中的费用成本等项目进行篡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对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控制工作非常重视,原则上要求生产部门应该尽量压缩成本,但是这与生产产品的质量会形成一定矛盾,生产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达到控制成本的表象,就不得不采取虚报财务数据的方式,形成财务舞弊现象。
三、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出现的动机和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出现的主要动机
1.偷税漏税
少确认收益、多确认成本是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行为方式的发生一般情况下与纳税相关。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更复杂的经营环境,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上升,然而企业税负比例并没有下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本身经营能力有限,为了节省资金用于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便会采取财务舞弊手段,少确认收益、多确认成本,从而降低实际的税务负担。这种通过财务舞弊来偷税漏税的方式会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但是对于企业短期发展有利,因而是是财务舞弊的主要动机之一。
2.增加融资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财务风险,会更多倾向于给财物状况良好的企业发放贷款。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状况并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资信要求,故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难的状况。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让账目信息看起来更加可观,误导金融机构认可企业的财务实力以及发展潜力,通常会选择做假账,从而产生财务舞弊现象。真实目的也就是通过夸大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来营造一种发展良好的假象,进而获得更多融资。
3.获得特定资质
除了融资、纳税之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很多特定资质的获取也是与呈现出来的财务数据信息挂钩的。因此,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会为了某些特定资质的取得,而选择进行财务舞弊。比如虚报生产销售数据,来夸大自身的生产销售能力,来获取某一商品领域内的特许经营权等。并且在特定资质取得之后,企业又可以进一步夸大企业能力,从中获得更大利益。所以,获得特定资质也是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主要动机之一。
(二)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相关法律建设不完善
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会计法》、《票据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对各行各业的财会工作实行法律监管,避免企业或者相关工作人员在账目编制上弄虚作假。但是现有的法律依然数量过少,不足以规范整个经济市场的财务管理问题。尤其是当前还没有出台针对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监管的法律文件,难以对中小企业财务舞弊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管。除此之外,纵观我国当前法律条文内容,很大程度上存在概念不清晰、说法含糊的现象,降低了可执行力度。同时在现有的法律中,也没有明确就中小企业财务舞弊制定严厉的惩罚、追罚措施,导致中小企业财务舞弊即使被发现,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大,降低了犯错成本,这也导致国内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越发猖獗。
2.内部监管欠缺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财务舞弊的诱因很多,但是其关键点和核心原因之一便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约束力不强。并且中小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高度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模式,投资者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公司内部无法实行有效的约束机制。另外,由于管理者在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未制定完善的财务舞弊规制制度,公司里老板一人说了算,完全不按照既定规则行事,很多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就是在管理者的授意下发生的。与此同时,中小企业通常是管理者一人决策,在公司的财务管理机制中,没有形成对管理者权利形成强有力监管的条款,导致管理者对于财务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多发与我国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总体不高也有很大关系。我国当前财会行业从业门槛非常低,在2017年之前,我国设定有会计资格从业资格考试,作为财会职业考试,却并不只是针对财会专业学生,相反是所有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都可以参加,并且考试难度不大。这导致很大一部分业余人员经过考试就能够取得进入财会行业的资格,其专业水平也拉低了财会工作者的整体工作水平。而在2017年之后,国家又正式全面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导致行业门槛进一步降低,使得很多既无理论学习经历、又无实践经验的人可以直接成为财会工作人员,影响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与此同时,从业门槛低,不仅会导致财会工作者群体的专业技能水平低,同时也会导致职业素质低,那些职业操守不足的财会人员,为了迎合领导,获取个人利益,很容易就会主动或者帮助企业进行财务舞弊。
四、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分析及解决办法探析
(一)加强法律建设和执行
为了加强法律监管效力,相关立法部门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群体制定出更多的财务舞弊法律规范条文,通过法律约束中小企业的行为,引导中小企业少出现财务舞弊现象。其次,国家执法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办事,避免出现执法疏忽或者与中小企业相互勾结的现象,提升法律的执行效果,严格打击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完善财务报销制度,针对各行各业中小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和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情况,重新制定中小企业财务报销标准和报销依据,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从而使得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够依据特定的规范,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财务报销工作,避免过度报销或者虚假报销情况发生,规避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
(二)企业健全内部监管
无规矩不成方圆,治事务必先立规。对于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解决,首先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自觉性,勇于突破传统家庭式、意识和观念的管理方式,能够在认识上对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建立正确的理念,明白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行事,避免发生财务舞弊现象。二是要将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起来,在企业资金和员工能力允许的情况,引进网络技术和电算化,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无论企业财务工作上基础的还是后期的审计工作,通过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也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导致财务舞弊多发的现象,借助于网络技术的财务工作,也能够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沟通,工作沟通更加协调、责任分工更加明确,从而规避个人行为偏差而出现的财务舞弊现象。
(三)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是中小企业财务舞弊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防范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发生,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外部规定提高从业门槛的可能性不大,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只能从中小企业内部入手。首先,中小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该做好把关,千万不能为了一时之便而聘入一些低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最好是在招聘时设置双重关卡,一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另一边考察应聘者的职业道德素养,避免以后工作中职业道德意识低。其次,对于原有的财务工作者,中小企业应该做好培训和定期考核。一方面,定期组织财会技能和思想道德培训,同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规避因财务人员有意或者无意导致财务舞弊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制定针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定期考核,将诚信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放置到考核指标中,对那些识别效率高的财务人员给予物资奖励,严惩利用职务之便随意篡改财务数据的财务人员,督促财务人员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及较强的业务道德素养。
(四)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税负
与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显然是一个高赋税的国家,国内企业均面临着较为称重的税务负担。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由于发展状况良好,往往不需要过多担心交税纳税问题,但是广大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况,对于税负的承受能力有限。并且根据相关调查,超过80%的中小企业认为无法正常承担国家规定的税收。所以为了生存,很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财务舞弊来进行偷税漏税。因此,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控制中小企业财务舞弊动机和行为的发生,就应该对现有的赋税做出调整,实施亲民惠民的税收政策,减少中小企业纳税比例。与此同时,也必须通过加强调查,找出部分具备纳税能力却偷税漏税的企业,对其实施严厉惩罚,从而达到打击财务舞弊现象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非常多见,主要表现为人为编造或修改财务信息、通过账目处理变动经营成果、通过虚假报告达到考核指标。财务舞弊现象的存在,不仅会降低财务信息质量,导致一些财务风险难以及时发现,给企业带来灾难,同时还会造成国家财务利益遭受损失及社会缺乏诚信的结果。由此可见,财务舞弊是一种影响非常恶劣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其必要动机和原因。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是出于偷税漏税、增加融资、获得特定资质等目的而选择财务舞弊。而这种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财务舞弊,则与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监管缺乏、财务人员素质低以及税负承担过重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想改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规避财务舞弊现象,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在法律建设、监管、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及降低税负等方面做出努力。
参 考 文 献
[1]刘颖.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财务舞弊审计风险——以A公司虚假合同审计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17(32):61-62.
[2]王景峰,丰蓉芳.农业类上市公司舞弊行为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绿大地、万福生科、獐子岛为例[J].当代会计,2017(11):78-79.
[3]韩飞,田昆儒.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1):124-131.
[4]李松林.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30):179-181.
[5]田和荣. 中小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
[6]戴可心.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现象的分析与解决[J].商业经济,2017(05):115-117.
[7]王蕾.中小企业财务报告的舞弊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28):162-164.
[8]王立晨.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中小企业会计舞弊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
[9]陈宝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10]李丹.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现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5):86-87.
[11]王健,陈德锦.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6):218.
[12]励雯翔,陈琛,黄振超,胡桂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中小企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7(2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