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绪论...........................................................41 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42 社保基金的发展历程........................................................43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性..............................................44 社会保险基金对全国的影响..................................................4第二章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41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式的种类................................................4
2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53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客观依据................................................54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原则....................................................55 社会保险基金的形成条件....................................................6
第三章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71 投资风险..................................................................71.1 投资风险的特点..........................................................71.1.1 投资风险的客观性......................................................71.1.2 投资风险的普遍性......................................................81.1.3 投资风险的对称性......................................................8
1.2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的评估..............................................81.2.1 风险评估的原则........................................................81.2.2 风险评估的方法........................................................8
2 投资收益..................................................................8第四章 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的严峻挑战..............................................81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金负担增长迅猛....................................82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尚不健全,覆盖面较窄,历史负担较重........................93 基金被挪用的丑闻不断出现..................................................91 核心问题:为解决基金缺口以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问题..........................92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重要性.............................................10第六章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效绩的分析及改善.......................................101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效绩的分析...............................................102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方式的改善...............................................11
内 容 摘 要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使社会保险有可靠的资金保障,国家通过立法要求全社会统一建立的,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专项资金。用此种资金购置的资产及其增值部分也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范围。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式;运营效绩
Abstract: the social insurance fund, it is to point to in order to make the social insurance funds have reliable guarantee, through legislation requiring all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and special funds used to pay the social insurance treatment. The asset that buys with this kind of fund and its increment part also belong to the scope of social insurance fund. Social insurance fund is the country for social insurance undertakings and raised, used to pay workers because of a temporary or permanent lose labor ability or when labor opportunities to enjoy benefits and allowances. Social insurance fund decides fund source according to insurance type, execute society as a whole gradually.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and laborer must attend social insurance lawfully, pay social insurance premium.Key words: social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methods; Operating performance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及运营效绩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 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1按参保人其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 1.2按参保人所在单位其本单位的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 1.3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
1.4社会保险基金的银行利息或者投资回报、社会捐赠。
2 社保基金的发展历程
社保基金由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组成,所以社会保险基金随着社保基金的发展而发展。
2010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十周年。在十年中,全国社保基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在资产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同时,投资运营水平也进一步提高。2015年,社保基金投资了蚂蚁金融5%的股份。2016年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草案)》通过,这表示1.5万亿元社保基金的资产管理可以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3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性
收支平衡的重要性使社会保险基金得到了保障,使运营方式的不足得到了调整,从而不会影响国家百姓安稳的生活,随之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
4 社会保险基金对全国的影响
社会保险基金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善了民生,扩大了内需内在,从而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第二章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
1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式的种类
1.1现收现付式这种筹资模式大多适用于社会保障计划中,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筹集
基金。 1.2完全积累式这种筹资模式一般适用于教育投资计划、住房公积金计划、养老保险计划等。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筹集基金。
1.3部分积累模式这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支和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计划中。
2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
2.1现收现付式该筹资模式的特点是国民收入在不同群体间进行转移支付。
2.2完全积累式这种筹资模式的特点是储蓄积累,即现时筹资为将来之用,资金沉淀形成基金。 2.3部分积累式这种筹资模式的特点是不同主体间的转移支付与自身收入延期支付并存。
3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客观依据
3.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可能性
社会保险基金最终的用途是劳动者因生、老、病、残,失业等原因导致收入损失和人身损害的专项补偿和支付。这些收入损失风险的发生都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特点,所以也就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都具有备用性和实用性这两个特点。社会保险基金在不断的提存和赔付运动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资金处于暂时闲置不用的状态,这就产生了社会保险基金在时间上收入和支付存在差异性。社会保险基金在时间上的这种差异性,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3.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基金的价值形式是货币资金,是特地用来补偿和支付劳动者收入和损失的负债资金。资金的本性是自我保值和增值,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是通过资金的投资运动等形式来实现的。如果社会保险基金呆滞不用,且一直保持原状的话,等将来执行支付职能时,原本有的资金就不够用于支付补偿的金额,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社会保险基金就不能实现经济补偿、服务社会的职能。
4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原则
4.1安全性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是要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本金及时、足额地能够回收,并且取到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来说,投资安全是第一位,但不代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不能有任何一点点的投资风险。所有的投资风险与收益都是呈现很高的正比关系。所谓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投资是根据基金性质和收益需要预先判断一种合适的风险与收益标准,不采取绝对化。 4.2收益性原则 获得可观收益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最主要目的,因此在安全原则的大前提下,追求可观的收益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又一重要原则。因为只有这样,基金才能实现保值和增值,从而实现增强社会保险基金实力,减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保险费用负担的愿望,在计算收益时得出的结果是收回资金必须大于投入本金。
4.3机动性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因为支付的需要,需做到迅速地融通、变现和周转。如果资金因为投资而冻结无法脱手时,不仅无法应付紧急资金需要,同时也违背设立基金的初衷。所以,必须保障资金的金额和融通、周转的灵活性。 4.4社会效益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本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效益。凡能促进人民利益与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投资都可以考虑。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必须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4.5遵循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任何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令,不做违法和国家相冲突的活动。
5 社会保险基金的形成条件
5.1市场条件
市场经济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具有自动性和灵活性,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对象由此而来。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必须有其可以投资的对象,比如有价证券和金融资产,流动资产和不动资产等,所有这些对象都是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是社会保险基金有可能投资的对象之一。 5.2政策条件从总体上说,有了市场就有了运作社会保险基金的条件,从而也必然有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规模和实现的程度,还取决于当时的政策条件。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政府会根据其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制约着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广度和深度。 5.3人才条件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甚至涉及到世界各国。而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的业务和技术,都有其各自的规律性。如各种股票债券的买卖,各种货币的炒进炒出、各种存款种类的调剂、房地产等各种不动产的购销以及工商企业的兴建和经营等,都有其特殊的业务内容和自身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有懂专业,懂技术和懂经营的专业人士来从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业务工作,在没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组成相应资金投资机构的条件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社会保险投资的范围、规模、数量还取决于专业人才条件,同时,能够获取更大效益的往往是一些金融衍生工具,而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往往又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就更加需要专业人才的操作才能够降低风险。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保险基金,在最低的风险内获利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经营人才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5.4管理条件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不仅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行为,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和运行过程,需要有严格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除了需要国家通过法令、政策和行政手段对全社会的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进行宏观上的控制和管理之外,还需要有保险部门内部的自行管理。保险机构内部管理的内容包括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第三章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
1 投资风险
1.1投资风险的特点
1.1.1投资风险的客观性
1.1.2投资风险的普遍性
1.1.3投资风险的对称性
1.1.4投资风险的社会性
1.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的评估
1.2.1风险评估的原则
原则之一是客观性,项目评估是在项目主办单位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研究,其结论的得出完全建立在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原则之二是科学性。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项目评估是项目建设前的一项决定性工作,它的任何失误都可能给企业、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评估人员必须持有对国家、对企业高度负责的、严肃的、认真的、务实的精神,以战略家的眼光,将项目置于整个国际国内大市场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坚决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发生,使项目建成后确实能够创造良好的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点内容之一是必要性。必要性评价又称背景分析,即分析项目在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中的意义和地位,从而明确目标项目是否有建设的必要。该指标突出考察的是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能做出的贡献大小。
1.2.2风险评估的方法
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方法。
风险率评价方法。
项目的分析性复核风险评估方法。
2 投资收益
第四章 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的严峻挑战
1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金负担增长迅猛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出生率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幅度下降之后,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人口预期寿命迅速增长。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老龄人口的比重迅速加大。200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0%和7%,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中国人口研究中心的预测(2003),2050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和老龄人口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他们的研究,从现在到2035年,中国老龄人口呈加速增长的态势,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396和3.7396,远高于2000年至2005年间的2.18%和2.64%。2035年以后,虽然老龄化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老龄人口的比例和绝对规模仍然继续加大。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5亿和3.36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2.7%和24.4%。相关研究还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全球和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均为10%左右,二者大体相当。而到2030年,前者仅增长至1696,而中国的比例则高达24.5%。 上述研究表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养老体系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老龄人口数量大,养老负担总量很高,而且增长速度很快;第二,老龄人口比例高,人口赡养比(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逐步加大,每个劳动力身上需要承担的养老义务比以往更重。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而我国是未富先老,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仅约1000美元,远低于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在尚处于发展中阶段时期就必须迎接“银发危机”的挑战,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将更多、更大。
2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尚不健全,覆盖面较窄,历史负担较重
3 基金被挪用的丑闻不断出现
第五章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核心问题
1 核心问题:为解决基金缺口以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所谓社会保险基金增值是指将社会保险基金暂时闲置部分直接或间接投入经济活动或金融活动并带来收益,使基金的实际价值量增加的过程。社会保险基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用于社会保险支出;另一部分是用于积累,待未来支出。参加增值过程的基金只能是积累部分或暂时闲置部分。社会保险基金增值,从总体说包括两个途径:一是投入金融活动,包括储蓄、购买金融债券等;二是投入经济活动,如生产投资等。前者一般说来收益少一些,风险性小,后者收益大,但风险性也大。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增值,不能简单地用不同时期基金帐面数量增减来衡量,而必须看基金实际价值量的变化。基金的实际价值指不同时期一定数量的基金所反映的购买力水平,或者说是剔除物价因素后的价值。如果基金数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物价上涨速度,那么基金数量尽管增加,却是贬值。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是与社会保险的风险性相联系的,社会保险的风险性不同于商业保险。从总体上说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和支是平衡的,因为征收比例是按支出水平确定的,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是先收后支,所以社会保险的风险就在于收和支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小风险性越小,反之则越大。社会保险基金一方面受通货膨胀影响,可能使基金贬值,另一方面受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将出现社会保险开支的增加,从而可能导致社会保险危机。社会保险基金增值不仅是降低社会保险风险性的主要措施,而且也可以减轻国家、企业和受保人的负担。基金增值存在的问题:(1)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2)存在基金流失问题;(3)社会保险基金贬值。
2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重要性
投资管理对社会保险基金起到至关作用,如果没有管理投资模式,会造成资金冻结等等现象
第六章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效绩的分析及改善
1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效绩的分析
首先,由于制度规定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征收拖欠,拒缴现象严重。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有30%左右的工资总额未记在应缴的基数内。截止1999年底,企业累计欠缴的养老保险费383亿元欠缴100万元以上的右5000家,欠缴1000万元以上的有154家,最多的欠缴1亿元。这些违规行为导致养老保险费实际缴费率不断下降,1992年全国养老保险费收缴96. 3%,1993年降为93.3%,1994年降为92.4%,1998年降为90.24%,征缴率偏低。企业虚报工资,造成工资的计征标准偏低。参保对象为国有企业和少数民企,造成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偏窄,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分散风险。其次,融资渠道单一,单纯依靠社会统筹基金解决问题力量有限,缴费比例偏高,企业拖欠,拒缴现象更加严重,一部分收入有限的职工(民工)或者转移工作地点的职工(民工)退保现象比较严重,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额与预期目标存在收缴缺口,直接威胁到制度的安全与稳定。同时,人口老龄化使养老基金的支付逐年增加,也导致费率越来越高,这样会直接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费率上升引起逆选择现象,覆盖面更窄,收缴率更低,收支缺口更大,结果再一次提高费率,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费率上升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力 降低企业的竞争力。最后,因征收程序有待完善,管理缺乏效率,基金收缴困难,征收效率低。同时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备、激励机制缺位等原因,会存在主观上的漏收,少收现象。
2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方式的改善
(1)要完善监管制度,推进依法行政 (2)要开展专项检查,强化监督执法。 (3)要推动系统建设,提升监管手段。 (4)要扩大养老基金投资,提高投资收益。 (5)要加强年金基金管理,规范市场运行。 (6)要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7)要加强机构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参 考 文 献
社保基金(百度百科)
社会保险基金(百度百科)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百度百科)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百度百科)
1.0 1.1 1.2 熊后鹏主编.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类专业系列教材社会保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