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主体
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则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企业家的自觉活动,必须体现管理者的意图、目标和方向。企业家在企业运行管理中居于管理地位,企业没有管理者,企业员工便会无所适从。企业管理主体对企业的管理,需要确定每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需要协调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优化组合,调节好个人与组织之间的需求,做到被控和自我调控的统一。
2.企业家调动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
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与被管理者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管理的实质就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同的管理行为,会造成企业不同的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和心理影响,而这正是决定人的积极性高低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不够稳定,造成人的行为可变度大,因此只有通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不断进行鼓励和引导,影响他们的行为,管理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3.企业家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换
现代企业的外界环境是许多压力的来源,这些压力影响管理工作。成功的管理者能够带领下属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对于组织的外部环境,管理者是很难改变的,只有对它的变化进行预测,从而采取响应的对策因势利导。环境是任何管理者在任何时候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管理者实践的约束条件。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成效可能大相径庭。成功的管理者能够带领被管理者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利于组织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家肩负的使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中国的企业要在自由竞争的残酷市场经济原则下谋求发展。面临这个国际市场,中国经济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企业家在这个历史使命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家需要担负起振兴民族经济的伟大使命,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突出。据国家环保局估计,我国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只有3.5%。为了减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企业在协调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环保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创造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2.要增强全球化意识
我国企业开始全面参与国际化合作与竞争,企业家必须增强全球化意识,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应对国际化的挑战。学会运用国际法律手段和商务手段去应对各种挑战,学会如何避免遭到国外制裁和有效应对国外的贸易保护,也要学会运用世贸规则来保护自己。
3.要注重发挥企业比较优势、
中国企业的优势是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的同时,必须加快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企业一定要积极参与有关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开发中去。
4.培育国际品牌
我国企业要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必须重视创建和发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不仅体现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国家的形象。创立和发展品牌是企业长久不衰保持市场生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国的企业家要认识品牌、重视品牌、锲而不舍地发展自己的品牌。
5.运用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塑造企业形象
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运用对于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竞争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手段。我国企业家的观念要转变,要通过采取各种手段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者都能够熟悉网络,能够用网络术语进行思考和行动,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走向世界。
6.要发扬创业精神
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国企企业家成长影响因素的探讨(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