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各个过程的质量信息录入不准确
质量信息的完整性固然重要,准确性也不容忽视。最常见的问题是同一个故障或同一个问题点,描述的方法和录入的名称不一样,给后续的问题分析处理造成极大的困扰。如:一个前减震器弹簧共震响的问题,在研发阶段的描述是“前轮模块异响”而在制造过程中可能描述为“前减震器异响”在售后的的问题反馈中又可能会描述为“前底盘共振”,这样的问题描述反馈回来后在问题系统中无法找到同样的问题,改进部门又需要对故障车进行模拟分析等一系列的验证工作。
其次,问题输入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问题统计的准确性,会造成问题的分类不准确,问题的严重程度、频度等的误差,对信息系统问题处理给出错误的决策意见。
(3) 质量问题多部门管理,问题立项及关闭不严谨;
业务与行政管理的冲突,同样会体现在对质量信息问题的处理中,各模块的问题各自处理归档。研发部门归口管理的问题有:零件验证问题、整车性能试验问题、匹配验证问题等,制造部门归口管理的问题:制造过程问题、来件问题、工艺问题等,质量管理部门归口的售后质量问题、道路试验问题、模拟驾评质量问题等。各类问题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问题的分析处理关闭方式和要求都不一致。
如:一款新车在研发阶段发现冷却液壶在5000KM后热机出现密封不严冷却液泄露的现象,当时分析为壶盖的材料厚度不足,在高温高压下变形导致密封不良,设计变更了材料厚度后经过零件的单项试验发现没有问题随即将问题关闭。但在上市后不久市场反馈改进后的零件仍出现批量的泄露的情况,产品部门进一步进行分析时发现壶盖与壶口的联接方式不合理不能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更改联接方式后故障解决。第一次问题出现后没有能够找到真正的原因,匆匆改进后的验证也没有完全模拟实际工况进行实验造成问题的重复发生。这个事例是典型的因问题关闭不严谨,造成的重复的改进工作,同时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给市场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4)质量系统缺少统一的分析与处理
质量信息系统的另一大作用就是为质量决策者就组织的下一步工作方向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所有质量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都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结果。然而目前大部分汽车企业的问题管理本身就是分散的,各过程模块分别管理和维护相对应的质量信息系统,各过程对质量信息分析的初衷、维度,切入点等等都不一致,最终也无法形成能够总揽全过程的分析结果。
如何系统管理全生命周期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和关闭?也是当前质量管理组织需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
4. 市场与质量策略冲突问题的剖析
准确确定市场和顾客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企业能否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要,以及及时获得顾客反馈信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营销质量。换言之,营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而产品质量的好坏,也同时影响着营销工作和营销质量,影响市场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再好的营销工作,没有相应的产品质量,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好的产品,没有优良的营销,那么只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市场,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质量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但现实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既定的质量策略能否及时捕捉到市场的变化信息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决定着产品上市后的命运。汽车行业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特别是电子与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在汽车上得到应用。如在2008年左右某企业推出的一款家用运动型轿车,其外形、价格以及高速不间断十万公里的性能测试保障,其质量也完全高出当前市场的主流车型,然而叫好不叫座不过半年此款车就在市场萎靡。究其原因随着汽车的普及年轻一代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群体,由于驾驶熟练度和对舒适度要求的关系这一群体对自动档有着强烈依赖。由于当时国内的自动变速箱水平还不完善,此款产品在策划初期就没有考虑自动档的同步上市。所以这款车没有准确把握住当前市场的需求最终导致整个产品线的崩溃。
质量策略与市场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企业必须要在其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也是现代企业的质量组织需统筹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汽车企业质量组织改进的相关建议及策略
(一) 现代汽车企业应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现代汽车企业的多阶段质量管理模式共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要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些不同质量管理模式带来的冲突,是汽车企业必须要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建立一个各部门模块都可以遵从的质量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的企业的质量组织也就是建立在“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之上。
那究竟什么是汽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理念?汽车产品从策划、研发、制造、营销最终退市是一个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全生命周期”。而质量管理组织将产品实现的全部过程以统一组织行为的方式组织和策划相关质量活动,并制定各过程质量目标最终服务于市场对产品质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