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之我见
一、电子支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电子支付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型支付方式,是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金融三者融合的产物,成为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环节,虽然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用户信息及数据被大量盗用
钓鱼网站。当今在我国经常出现钓鱼网站,严重威胁到各界社会人士的经济利益。钓鱼网站经常会把自己伪装成银行网站,以此来盗用用户提交的账号以及密码,它们的界面与一般的网站界面只有着很小的差别,因此用户很轻易就会上当受骗。
窃取身份信息。因为当今时代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网络才能完成,因此用户双方进行交易时需要身份验证,但是其交易透明度比较大,所以很容易会遭到黑客的强行入侵,致使用户的身份信息被盗取。
篡改支付数据信息。因为网络有非常大的开放性,支付时其相关数据信息就会在互联网上传送,很容易就会被破解、篡改甚至伪造。
2、电子支付信用保障机制不完善
交易双方没有信用保障机制。信用机制是进行经济交易时双方所体现的行为规则,它规范着交易双方之间的信用关系。
监管部门未建立统一的信用机制。电子支付的参与者都比较复杂,这其中不仅包括用户、商家、银行、电子支付平台等,并且它们由不同的部门管理。
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机制不足。在交易中充当信用保障的角色是第三方交易平台,网上交易的一个正常步骤首先是由买方先将款项打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然后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款项拨给卖方,在这里我们可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进行的关键是信誉问题。
3、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交易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紊乱。电子支付的参与主体,其中包括用户、银行、商家等。那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就构成了不同的法律关系。
消费者权益保障缺失。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一旦你获得用户的身份信息就代表着获得利润,很多机构或者是企业为得到用户的信息,不惜去侵犯用户的个人隐私。
监管部门法律法规不完善。电子支付方面,我国至今没有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特别是监管部门。
监督管理问题。现在,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被归为中介服务机构一类,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中介服务机构。
二、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于电子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之我见(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