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互联网等领域,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创业的成效。第三,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大的经营压力,不少中小企业已经难以为继。一是资本、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导致中小企业的成本高企;二是招工难、用工贵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中小企业,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三是传统产业领域中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转型难题。如果不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有效转型,中小企业就会越加困难[ 陈境权.电子商务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21-40.]。
(三)品牌建设欠缺
品牌是一个企业和同行业企业相区别的明显标识物,品牌建设是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品牌建设的欠缺,导致企业的产品游离于消费者的实现之外,无法获得客户满意度和产品号召力。
(四)创新能力低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是企业产品能否获得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的短缺、技术人才的匮乏和创新意识的欠缺,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一些企业急功近利,仿造大型企业生产卖得好的产品,一些企业甚至抄袭别人的产品设计,出现了一些“山寨品牌”。虽然短期内,这些企业会获得一定的利率,但是从长远来看,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者行业结构出现调整,这些企业将丧失生存土壤, 最终被淘汰出局。
无论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还是核心竞争力上,最关键的要素都是产品。也就是说产品是中小企业实施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产品,一切都是空谈[ 王俊.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4):33-36]。
(五)企业管理不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的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成立的民营企业有17万家,同时注销的民营企业有11万家,有一半以上的民营企业会在6年内破产,82%以上的民营企业会在10年内破产,平均下来,民营企业的寿命只有区区的3年。中小企业之所以寿命这么短,主要原因在于其管理的不规范,导致企业缺乏前进的动力。
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管理的问题开始逐渐出现,可以说,这个时候管理的效果关乎到企业的命运。我国中小企业大部分实施的是家族式、单一式、合伙制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很容易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推诿、工作重叠等现象,造成了企业管理上的混乱。
五、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策略
通过上文对中小企业问题和成因的分析,我们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阻力所在。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走在行业的前列,就要从多个方面实施改变,从加强战略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优秀品牌、加强创新和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进行改变,具体如下:
(一)加强战略建设
目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迅猛,每年数以百万计在增加,许多人通过在中小企业掘得第一桶金走上了富裕之路,同时中小企业也为众多的求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成分之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中小企业受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信息共享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困难,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资金周转困难,科技更新慢,生存困难,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倒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这些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量低下。
提升综合竞争力就是要从整体上全面的提升企业的素质,对内加强管理者素质、企业员工素质、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的提高,增强企业活力;对外要借助市场力量,特别要运用好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保证资金链结实完整,保证产品质量,培育企业信誉,增强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凭借自己强大的综合实力开疆扩土,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张幸.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11-31.]。
关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