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善企业的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提高创新能力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业务流程简单所以管理方式和流程就会落后,必须从开始的经验型管理转向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转变,不仅在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做出合理的变化,同时还需要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制度、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方面多下功夫改革。科学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力保障。
4.调整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在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一些欧洲国家除了提供贷款担保,还直接提供行政资金。例如,美国中小企业局主要是提供信贷项目,这也是美国中小企业局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最具体的资金支持和帮助。这使得很多有前景的中小企业得到起死回生。另外还要推动加强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银行为中小企业开发新的信贷服务品种。满足不同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
5.培育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给员工提供较大的晋升空间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这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目前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虽然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虽然也为广大职工提供了文化教育场地,如图书室、阅览室;也非常重视对职工的思想教育,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公司职工的整体素质,但是员工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强,没有凝聚力和主人翁责任感。造成目前现状的深层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到的仅仅都是表面现象,没有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重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就显得迫在眉睫。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四个层面,分别是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精神层面是核心,影响并决定着其他三个层面,其他层面也反作用于精神层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精神层面包括了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等,而很多中小企业正是缺乏企业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导致员工对企业使命及核心价值观概念模糊不清,才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形同虚设。因此,在企业文化战略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企业文化制度化。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所奉行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通过企业制度体系体现出来。事实上,企业制度能否真实体现企业文化还取决于企业制度的形成过程和执行情况。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员工之间的对立与冲突,逐渐把员工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从而成特有的企业文化。
四、参考文献
1.白林 中小企业管理概论[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邱明正 中小企业全面管理制度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史正富 现代企业的产权革命[M]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12
4.戈黎华 知识创造与创新型企业组织[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5.伊志洪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