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发展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银行金融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大民营银行也在此时纷纷发展壮大,而近几年由于受国际资本冲击和我国国有银行的竞争影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就民营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营银行;问题;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民营银行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发展的一种金融机构,自从2000年以来,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比重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正处在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既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中正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现阶段,中国银行业正处于制度非均衡状态,对银行业进行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银行业各个层面的制度进行创新。中国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项制度创新为中国整个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成立最早的民营银行当属1996年1月由全国工商联发起组建中国民生银行,这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国有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我国真正完全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屈指可数,在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外的银行,虽然有些具有民营属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
1996年1月12日,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成立。2004年8月18日,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浙商银行宣告开业。2003年,民营银行的积极发起者--长城金融研究所徐滇庆教授组织了5家民营银行沈阳瑞丰银行、广东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江苏苏南银行、西安长城银行进行试点,但至今没有一家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迄今为止,真正的民营银行还只有民生银行一家,其它进入银行业的资本都是以参股的形式介入。但是,民营资本已经渗透到中国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财务、金融租赁等各个领域,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4.6%,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不低于7.4%,对证券公司的控制程度超过13%。中国八大民营家族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80亿元。在银行业,只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没有民营资本参股。如果将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4家上市银行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计算在内,民营资本拥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已经达到3486亿元。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民生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此外,在全国110家城市商业银行和数以万计的信用社中,民营资本的占股比重也不会低于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占比,其中济南市商业银行和台州市商业银行等都由民营资本控股。纵观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民营银行从无到有,数量逐渐增多,表明其发展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银行有大银行的特点,小银行也要有小银行的发展力,努力让其发展,未来情况一定大好。
二、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民营银行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四大行的垄断状态,促进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传统银行的垄断压缩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有地方财政做后盾,但多年来难以做大做强,这是由于在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强大的垄断体系中,五大银行控制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各大银行的乱收费等一些列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会给我国民营银行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使得我国民营银行的竞争环境更加艰难,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2、成本过高限制民营银行的发展
新的民营银行的成本的资金成本比国有五大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高很多,使得其在起步阶段就处于劣势地位。在未来的保险费率的定价中,按照风险来定价,民营银行的风险明显高于国有五大银行,而保险费率则更高,使得成本变得更高,必然导致运营的费用更高。在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初期就处于不利的局面,所以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3、钱荒成为常态,阻碍民营银行的发展
民营银行发展研究(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