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西方大批企业文化著作诞生,中国开始缓慢传播企业文化理论阶段,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主要还是对企业文化的兴起背景、基本概念、结构进行研究以及介绍国外企业文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企业文化知识开始普及,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开始启动阶段。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促使部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自2000年至今,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定量化研究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进入普遍实践、较为深入的发展阶段。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以来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在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在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现代企业成长的历史仍然很短,改革开放刚过30年,中国企业的活力真正释放也就15年左右的时间,而大多数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到10年,甚至更短。中国企业在全球企业发展史中只能算个“孩童”。究竟这未来发展如何,既要看社会经济环境的演变,更要看是否能持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在中国企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案例,比如海尔、蒙牛等。但也存在许多错误理解和应用企业文化的现象。
例如双星一度曾被列为青岛“四星”(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之一,如今却风光不在,究其原因,从其企业文化中可见一斑。
一是双星的个人崇拜。在双星人眼中,没有汪海,就没有双星集团的今天。现任双星集团总裁及上市公司青岛双星董事长的汪海1974年即开始担任青岛橡胶九厂政治部主任一职,是他一手将这个橡胶厂改造成双星集团,其故事在公司内部广泛流传,甚至结集成书、拍摄成电视节目。在双星内部,汪海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他曾经表示过,“双星除了汪海谁也干不了”。他习惯于自我标榜,并且还总有一些前呼后拥的人把他捧上了不能再高的地位[5]。
二是双星的家族管理。从所有制形式上讲,双星集团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实际情况却显示,这个国有企业实际上更像一个家族企业,总裁汪海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并且正因如此汪海大量的亲戚被安排在双星工作,并把持着重要部门。例如:汪军,汪海之子,青岛双星驻美国公司经理,同时兼任青岛双星生产供应总经理;黄超,汪海妻子的另一个弟弟,双星海南公司经理,负责双星集团在海南的橡胶采购业务;汪涛,汪海二哥之孙,原双星临沂公司经理,在位期间公司连年亏损;朱国昌、朱国民、朱国峰,汪海姐姐的三个孙子,在汪的安排下,分别当上了双星广元公司、山西公司和上海公司的经理等。
三是双星的封建迷信。“愿所有神灵都保佑双星”这是《双星》报上一篇文章的标题,也是支撑汪海和他的双星理论的精神核心。汪海认为,双星集团里的工人大多数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佛学色彩浓重的企业文化很适合这样的工人,可以起到增强企业凝聚力和鼓动人心的作用。所以,他一直以“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搞好产品质量是最大的积德行善”的思想来鼓舞员工。于是,所谓的“佛学”在双星集团大有市场[5]。
透过双星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解读出一种病态。企业负责人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居功自傲、任人唯亲。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以及封建迷信的“特色”文化的运用,无一例外地犹如潜藏在企业机体内的毒瘤,这样的企业文化势必阻碍企业管理,妨碍企业的良性运行。
再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本人曾较长时间在网络游戏企业中任职。网络游戏行业是个新兴的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至今不过十年不到的时间,但其发展是迅速的。正是这种短发展时间,高发展速度的特点,对这个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时期,放慢脚步停下来回顾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一下各阶段的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企业文化特征主要呈现三个主要方面:创新、客户第一、以人为本。一个重要趋势是开放;一个根本目的是追求卓越。
首先,创新是贯穿发展阶段始末的重要特征,也是不断传承和深化的一个特征,是所有文化特征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引领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发掘并满足用户需求是驱动的目标,重视员工,以人为本是创新的人才保证,开放是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心态,最终满足企业追求卓越的要求。除了这些主要特征以外,中国网络游戏行业还有重视沟通、重视员工兴趣、重视学习等文化特征。
虽然目前整个游戏行业都逐渐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总的来说,整个行业的现状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也制约了游戏行业今后的发展速度。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业的企业文化理论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内容应该包括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哲学、企业精神等多个方面。但多数行业的企业文化理论不全面,没有完整的逻辑。
2. 行业的企业文化的执行脱节
虽然多数的企业都看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口号,但最终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口号阶段,很多普通员工不知道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成为虚空泛的代名词。
3. 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对游戏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