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3---6页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第6---8页
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建议及对策----------------第8---9页
内 容 摘 要
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经济增长较快消费水平也会随之增快,国民经济也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反之,则会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和谐,从而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紧缩。所以,使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是国民经济提高和刺激市场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把消费水平激活起来,经济才会健康发展,经济的艰难启动也会得以缓解。由于我国现在的市场需求处于低糜状态,为了能激活市场,能拉动广大居民的消费欲望,只有积极开拓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引起整个市场的互动,才能让目前的中国消费市场的压力得到很好的缓解,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找到有效的途径,才能使中国的国民经济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消费水平 经济发展 建议 对策
论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艰难启动期.产品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以致于市场疲软,而国内居民的储蓄欲望在不断地加强,储蓄率在不断地攀升。有资料表明,我国在家电,机械加工行业企业的开工率只有 60% 左右,同时城乡居民的存款却是以年均数亿元的速度增长,仅 1998 年的前 11个月,居民的存款增长了 7160 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 873 亿元,而社会零售总额增数却由 94 年的 30.5% 下降到 98 年的 6.79% 。 因此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一直是近年来时常关注与探讨的话题。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 可以说,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消费,整个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消费水平作为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同时也可以用来衡量一国的消费总规模,即社会总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率,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 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我国消费率总的变动趋势是下降的,虽然在 1978 - 1982 年消费明显上长,从 61.8% 上升到 68.7% ,但从此以后,我国的消费率却是持续下降的。 1990 年比 1982 年降低了 7.4 个百分点。 1997 年又比 1990 年下降 1.4个百分点。由于消费率总体下降,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如表(一)所示。
表(一) 1990-1998 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各指标贡献率
年份
经济增长速度
总消费贡献量
总投资贡献量
净出口贡献量
1990
3.8
72.1
12.0
15.9
1991
9.2
68.9
25.8
5.3
1992
14.2
64.8
46.0
-10.8
1993
13.5
46.6
70.5
-17.1
1994
12.6
38.2
42.8
19.0
1995
10.5
37.9
55.4
6.7
1996
9.6
52.9
33.7
13.4
1997
8.8
49.8
33.4
16.8
1998
7.8
31.8
63.1
5.1
资料来源:引自许永兵《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从表一可知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内需的增长,但从 1993 年以后,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93年-98 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 42.9% 而投资贡献率却为 56.7%, 后者比前者高出 13.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势头放慢。受收入水平制约,加之居民对房改,医疗保险,就业制度等改革的预期热情不高,再加上服务消费、住房消费等绝大部分还未完全市场化,所以造成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 二 ) 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取得了同步的增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1978 年为 3588.1 亿元, 1994 年上升 43798.8 亿元,年平均增长 9.5%(按不变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从1978 年的 375 元增加到了 1994 年的 3654.5 元,忽略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 7.3%, 而全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由1978 年的 175 元上升至 1994 年的 1737 元。剔除价格因素,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年平均增长 9%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消费水平是阶段性波动的。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消费的波动呢?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1 、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当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
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率 (APC) ,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1个 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 。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这时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 中,收入下降,这时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 3、农业收入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收入的波动势必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收入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 从1979 年到 1982 年,农业分别增长 1.81 %, 0.31 %, 1.5 %和 0.87 %,消费分别增长 2.8 %, 3.1 %, 1.0 %, 2.2 %.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 1991 年农业国民收入下降 1.53 %,同年消费下降 3.2 %, 1992 年至 1995 年,农业国民收入大幅下降消费也大幅下降。 ( 三 ) 消费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大体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国的经济增长从其内涵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一国的经济增长又是以一定的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当社会经济实现增长,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量也会相应增长,从而引起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高的经济增长率必然带来高的结构变化率。也就是说,结构的变动是与经济发展过程相联系,是以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为条件,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来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变动及工业化程度。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可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结构变动率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50-13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最高的第一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220-36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很高的第二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360-860 美元时是产值结构变动率较高的时期。我国改革以来,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法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大概在 300 美元左右。 所以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率阶段。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理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A、初级产品生产阶段。B、工业化阶段。C、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化阶段是结构转变幅度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需求结构及生产结构、外贸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我国在改革开始时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却是相当低的。这是由于改革前我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政策倾向过于偏激所导致的工业化过程的片面演进和产业结构关系的严重失衡。一般而言,工业化的起步是要以一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工业化程度超过人均收入水平的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动。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但这种不合理状况不是由于过去重工业的倾斜政策而造成的,而是因为当前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导致现行经济结构不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目前从我国消费领域的整体来看,酝酿着一次新的消费升级 - “住行消费升级”.
论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