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艺术形象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性格,薛宝钗是在传统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所接受的教育自然是较为保守的。从小就帮助父亲照顾家里的生意让她甚懂经商之道,冥冥之中透露出了功利主义价值观,不拘小节的个性虽然不得贾母的喜爱,但是在这个关系复杂的贾家却能很好的应付下来。
(一)深受传统礼教的熏陶,恪守四德
受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曹雪芹所塑造的宝钗形象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人,她一出场,作者就开始描写她“不见奢华,惟觉淡雅”。从这个喜好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素朴的人。接着又描述她“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深受传统礼教的熏陶,恪守四德。
贾府里每天的事情很多,包括迎来送往、庆节庆生、婚丧嫁娶等等人情世故。而且贾府是处在繁华后没落的阶段,内部矛盾冲突不断。身在贾府之中,宝钗是最恪守本分的一个。每天早上,宝钗起床后都先给长辈请安,然后串门聊天,同时也会做做女工等,和贾府里的女性们交往颇深。而相较于黛玉,黛玉除了给长辈请安,其余的就往宝玉那里去,要不就做做诗,不喜与众姐妹们来往。宝钗相较于黛玉,做得较为全面。从书中看,宝钗做女工的时间非常的多,几乎天天都做,这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讲,说明这是她进了本分。而相较于贾家的小姐们,包括林黛玉在内,一天到晚也都是练书法、下围棋等,记得书中宝钗对黛玉说过,女孩子认识几个字就好,针线才是分内的事。宝钗对自己如此的苛刻,所有的价值观、道德情操都受到我国封建礼教的影响,恪守四德,绝不越举半步。不仅如此,她重视孝道,懂得长辈喜好。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
在现代,宝钗如此苛刻的对待自己,抑制自己的喜好和内心的热情,是非常不可取的,但是在中国的古代,这无疑是长辈们认为的最好的女孩子形象。恪守四德,待长辈孝敬、待下属温和,最能体现出我国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
(二)不喜奢华,冥冥中带有男子的不拘小节气度
薛宝钗虽然家财万贯,但从来不惜奢华。刘姥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母领着姥姥观赏园景,进入宝钗的屋子,“如雪洞一般”,不由自主的大怒起来。在贾母看来,一个小姐的绣房,要布置的精致,这样才配得上花季女孩的年龄,而宝钗素来就不喜欢那些“花儿、粉儿”,虽然贾母训导的时候,也总是迎合着,但是内心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凤姐把东西送过来的时候,她退了回去,依然坚持自己的喜好。她不仅不惜奢华,而且冥冥之中带有男子们不拘小节的气度,很少斤斤计较。在王夫人逼死金钗儿这一段,王夫人怕林黛玉忌讳,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装裹,宝钗就把自己新做的并没有上身的衣服拿出来给王夫人。对这些身外之物不斤斤计较。
小说的前半段,林黛玉总是对宝钗冷嘲热讽,宝钗生日,席上宝玉夸其无书不知,被黛玉当场斥责,宝钗漠然以对;宝玉眼看着宝钗的酥臂,眼馋不已,黛玉在一旁不理会,可是却在事后进行调笑,嘲笑宝玉如呆雁一般;清虚观打醮,因说出湘云的金麒麟,又被黛玉讥讽一回,宝钗仍然是一笑了之。宝钗心中素来知道林黛玉的小家子气,所以都不斤斤计较,不仅是对黛玉,对任何人都是如此的。
(三)功利主义价值观
薛宝钗还没出场,小说就开始描述贾家家庭状况。哥哥薛藩抢占民女,打死人以后利用金钱和一系列关系,最后给解决掉了。并且描述她们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贵为“皇商”等等,薛宝钗就是在这样浓郁的商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具有功利主义价值观,是非常理性的人。宝钗上京,主要是因为候选秀女的事,可能是因为薛藩的事在当时闹得太大,所以就不了了之。从一出场,就具有非常功利主义的色彩,在这一背景环境中,造就了宝钗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理性的认为权势、金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评论者都说宝钗无情,在她的价值观里的确能够体现,整部小说中,宝钗一直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因为她的出生,就是为了功利而来,而不是如宝玉黛玉一般单纯的儿女私情。
小说中,宝钗曾经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这引得贾宝玉极大的反感。在从出生就什么都不缺的宝玉看来,追求功名利禄是世俗的观念,而他则向往感情、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所以说在听到宝钗这样规劝的时候,气愤的说道,“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宝玉的精神思想是相背驰的,所以才有了下半生独守空闺,悲惨的过一生。
宝钗带有功利主义价值观,这一点上与小说中人物王熙凤非常的相似,但是宝钗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又与王熙凤的不同。虽然同样无情,同样的现实,但是王熙凤表现的赤裸裸,而宝钗是含蓄的,藏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之中。尽管两人在本质上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但是贾府上下却没有人把宝钗拿出来与王熙凤对比。王熙凤不得人心,而宝钗大受赞扬。两人同样生长在相似的家庭环境背景之中,都知道金钱的厉害,养成了算度精明的习惯。但是小说中,王熙凤的目光就比宝钗短浅很多,宝钗懂得“小惠全大体”,平时不管对长辈,还是对下人,都施与恩惠,使得颂扬之声不断。而王熙凤对长辈和重要的角色关爱有加,有求必应,但是对待下人非常的苛刻,所以宝钗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不仅能够保全统治者的利益,而且还能使得下人欢心。宝钗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是悄无声息的,最终达到了“金玉良缘”嫁给宝玉的目的。
三、薛宝钗形象的意义
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是封建时代的完美女性,同时也是具有新时代思想的女性。圆滑世故的她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所以能使得与周围的关系融洽。“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与世无争心态把淑女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