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薛宝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人物角色,对于这一人物角色,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可谓是成功至极,他在塑造众多的女性形象的同时,还根据人物背景、事物逻辑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本文就《红楼梦》中的人物角色薛宝钗进行艺术形象的分析,层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薛宝钗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包括她外表、家世、外在性格特征;第二部分阐述薛宝钗的思想性格,包括她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她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等;第三部分论述薛宝钗这一女性形象塑造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宝钗;女性;艺术形象。
【引言】
《红楼梦》这一部小说自问世至今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受到了无数先人的研究与推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个人物角色给了读者深刻的印象。宝玉的痴情、黛玉的灵性、宝钗的圆滑,这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造就了《红楼梦》这一部伟大著作。本文选择薛宝钗进行论述,并不是想要尊薛而抑林,抬高薛宝钗的美,而是从现今的社会角度出发,认为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更适应现代社会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正文】:
一、薛宝钗的艺术形象塑造
《红楼梦》中薛宝钗这一人物外在形象的塑造,使得薛宝钗的一生极具合理性,外表迷人,天资聪颖使得她深受周围之人的喜欢,家世的显赫更是确定了她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如此家庭背景的熏陶下也造就了她八面玲珑的个性。
(一)外表迷人,天资聪颖
《红楼梦》中有很多形容宝钗美的诗句,其中“山中高士晶莹雪”应该是对宝钗外貌形象最高的诠释。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皮肤白的似雪,连宝玉都对她的酥臂眼馋不已。小说中有一段讲述道,两个小厮在谈论大观园中的小姐时,描述宝钗“生怕一靠近,一哈气就化了”。这是形容宝钗肌肤如雪一样白,迷人的形象。在美女如云的大观园中,黛玉、宝钗无疑是为首的两大美女,相对于“娇袭一身病”如同弱柳扶风一般的黛玉来说,宝钗健康、饱满,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具有一种雍容娴雅的美,用中国传统的儒家审美观点看,她的外貌代表的是一种温润、中庸的人格理想。非常符合古往今来长辈们喜欢的外貌形象。
她不仅外貌美丽,而且天资聪颖。幼年时在父亲的指点下读书学习,而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以及自身头脑的聪颖,使得她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很高的艺术修养。她对艺术、历史、文学、医学、佛学以及诸子百家思想,都有研究。连以“杂学旁收”的贾宝玉都无法比拟。论才情、诗作研究堪与黛玉比肩。如果说黛玉是充满灵气、诗意逼人的“仙才”,那么宝钗则是博览群书、通览古今的“全才”。她对古代经史融会贯通,随便就能凯凯而谈,对诗词书画也颇有研究,连《西厢记》、《琵琶》等元曲都有涉猎。在三次的诗社举办的诗歌比赛中,她两次夺冠,《白海棠诗》中写出了她的宁静淡泊;《临江仙》中的“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分”写出了她内心中面对世事的从容和淡定。在为湘云举办的螃蟹宴中以“食螃蟹绝唱”引得宝玉大赞。在小说中,作者不仅赋予她外表健康、丰满,符合中国古代的淑女形象,而且还赋予她优美的诗人气质和浓郁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