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李白最拿手的常规武器,他以现实为基础,借助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抓住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收缩自如,千变万化,把主观感情、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有飘逸和灵动之美。《赠汪伦》中诗人以千尺之水来比喻诗人与汪伦的深情,并用不及一词巧妙连接,成为不同寻常的比喻,喻中有比,情比水深,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把潭水和友情相比,用极具夸张的深千尺吟唱了人间真情之所在,给人以温暖的传递和生活的鼓舞。另外,在李白的绝句中也经常用到数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本诗中“三千尺”极力夸张,写了山的高峻,到此还不能表现淋漓尽致地瀑布的壮观,以写到“疑是银河落九天”,怀疑瀑布是从九天倾泻而下,“九天”再言其高,让读者领略庐山山势之高峻、雄壮。本诗中的“三千”、“九天”相互映衬对照,形成了双重夸张,写出了大瀑布的汹涌壮丽,山岩的陡峭,气势的惊心动魄,在想象中变换空间,以壮大的声势令人惊叹,更令人神往。总而言之,诗人正是用具体的有形来表现无形的精神,集中反映了李白“狂”的一面,夸张大胆、狂放、奔涌着诗人内心的激越情感。读完之后不免在嗟叹中为之震撼不已,同时产生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三、李白诗歌语言具有浪漫的特点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总之,根据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李白诗歌语言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了他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洒脱的气质,不肯苟同于世俗的中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在正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压抑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
关于学习李白诗歌的体会(二)相关范文